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36岁。心悸3年,既往体健。查体:BP130/80mmHg,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律不齐。心电图示:心室率140次/分,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的f波。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患者青年男性,有心悸病史,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出现f波(房颤的典型波形),心律不齐(房颤的典型体征),心室率14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检查,考虑诊断为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脉短绌(C对)产生的原因是许多心室搏动过弱以致未能开启主动脉瓣,或因动脉血压波太小未能传至外周动脉。发绀(P142)(A错)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房颤时可能由于心脏排出量下降造成肺淤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但极少达到发绀的程度。二尖瓣面容(八版诊断学P91)(B错)指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A₂(主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D错)常见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和血流量增多时,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八版诊断学P154)。双下肢水肿(E错)常见于右心衰患者,主要由体循环淤血引起,房颤时排血量下降可能导致体静脉淤血,但一般较少严重到出现水肿症状。
患者青年男性,有心悸病史,既往体健,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显示P波消失,出现f波(房颤的典型波形),心律不齐(房颤的典型体征),心室率14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常在100~160次/分),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检查,考虑诊断为心房颤动。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是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和脉率少于心率(脉短绌)。脉短绌(C对)产生的原因是许多心室搏动过弱以致未能开启主动脉瓣,或因动脉血压波太小未能传至外周动脉。发绀(P142)(A错)是缺氧的典型表现,房颤时可能由于心脏排出量下降造成肺淤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但极少达到发绀的程度。二尖瓣面容(八版诊断学P91)(B错)指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A₂(主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D错)常见于外周血管阻力升高和血流量增多时,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八版诊断学P154)。双下肢水肿(E错)常见于右心衰患者,主要由体循环淤血引起,房颤时排血量下降可能导致体静脉淤血,但一般较少严重到出现水肿症状。
考点:第三篇第三章心律失常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120~122题共用题干)男,70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7小时,就诊时突然心悸,无头晕。查体:BP 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律不齐。心电监测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喘憋进
- 2.(单选题)不属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的是()
- 3.(单选题)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按摩颈动脉窦可终止发作,最可能的是()
- 4.(单选题)男,45岁,有高血压史。因阵发性心悸2天来诊,体检:血压120/70mmHg,心率180次/分,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1分钟后心率降至80次/分,律齐。30秒后又恢复至180次/分。最可能的诊断为(
- 5.(单选题)女,30岁,发热3天,晕厥1次,心电图显示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40次/分,治疗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