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50岁。间歇性无痛性血尿2个月,有血块,B超见膀胱内有1.5cm×2.0cm×1.0cm新生物,有蒂。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伴有血块(提示可能有泌尿系肿瘤),B超见膀胱内有一带蒂的新生物(提示膀胱肿瘤),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膀胱癌。该患者新生物1.5cm×2.0cm×l.0cm,有蒂,属于表浅的乳头状癌,TNM分期属Ta、T1期,对于Ta、T1期肿瘤,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尿道电切(B对)。膀胱灌注化疗(A错)主要用于原位癌、细胞分化良好者及预防TURBt后肿瘤的复发。开放手术(C错)即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放射治疗(D错)对局部的晚期膀胱肿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全身化疗(E错)主要用于浸润性局部晚期及远隔转移的病人。关于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的治疗现总结如下:Tis(原位癌)可行化疗药物或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Ta、T1期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T2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T3期低级别、单个局限、如病人不能耐受膀胱全切者可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浸润性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T4期肌层浸润性癌常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采用姑息性放化学治疗。
中年男性患者,间歇性无痛性血尿、伴有血块(提示可能有泌尿系肿瘤),B超见膀胱内有一带蒂的新生物(提示膀胱肿瘤),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膀胱癌。该患者新生物1.5cm×2.0cm×l.0cm,有蒂,属于表浅的乳头状癌,TNM分期属Ta、T1期,对于Ta、T1期肿瘤,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经尿道电切(B对)。膀胱灌注化疗(A错)主要用于原位癌、细胞分化良好者及预防TURBt后肿瘤的复发。开放手术(C错)即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放射治疗(D错)对局部的晚期膀胱肿瘤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全身化疗(E错)主要用于浸润性局部晚期及远隔转移的病人。关于不同临床分期膀胱癌的治疗现总结如下:Tis(原位癌)可行化疗药物或卡介苗(BCG)膀胱灌注治疗。Ta、T1期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T2期低级别、局限的肿瘤可经尿道切除或行膀胱部分切除术。T3期低级别、单个局限、如病人不能耐受膀胱全切者可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浸润性癌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T4期肌层浸润性癌常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采用姑息性放化学治疗。
考点:第五十三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52岁。反复无痛肉眼血尿1个月。偶伴尿频、尿急。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 2.(单选题)男,60岁,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下段不均质的中等回声实性肿块,CT增强扫描显示左肾下段恶性肿瘤,直径3.5cm,右肾萎缩。最适宜得治疗是()
- 3.(单选题)男,60岁。发现全程肉眼血尿伴条状血凝块1周,无尿频、尿急、尿痛。B超检查显示左肾实质占位,肿块直径55mm。为明确肿块性质,进一步检查首选()
- 4.(单选题)56岁,男性患者,自述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3个月来门诊就诊。查体:一般状态好,轻度贫血貌,双肾未触及,膀胱区叩诊清音。该病例首选的简便检查方法是()
- 5.(单选题)前列腺癌筛查最常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