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肝性脑病患者可采取下列何种溶液灌肠()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NH₃和NH₄⁺在体内可受pH梯度的影响而相互转化(NH₃+H⁺⇌NH₄⁺):NH₃在酸性环境中,与H⁺结合形成毒性小的NH₄⁺,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碱性环境中,NH₄⁺ 解离为NH₃和H⁺,NH₃大量弥散入血,导致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采用弱酸灌肠,以促进氨的排出,目前多采用醋酸(B对)灌肠。肥皂水(A错)多为碱性溶液,灌肠后更易诱发肝性脑病。地塞米松(C错)为抗炎药,对肝性脑病患者肠道酸碱度无影响。谷氨酸钾(D错)、精氨酸(E错)均为静脉注射剂,一般不用于灌肠。
氨代谢紊乱引起氨中毒是肝性脑病、特别是门-体分流性肝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NH₃和NH₄⁺在体内可受pH梯度的影响而相互转化(NH₃+H⁺⇌NH₄⁺):NH₃在酸性环境中,与H⁺结合形成毒性小的NH₄⁺,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碱性环境中,NH₄⁺ 解离为NH₃和H⁺,NH₃大量弥散入血,导致肝性脑病。肝性脑病的患者应采用弱酸灌肠,以促进氨的排出,目前多采用醋酸(B对)灌肠。肥皂水(A错)多为碱性溶液,灌肠后更易诱发肝性脑病。地塞米松(C错)为抗炎药,对肝性脑病患者肠道酸碱度无影响。谷氨酸钾(D错)、精氨酸(E错)均为静脉注射剂,一般不用于灌肠。
考点:第四篇第十七章肝性脑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45岁。肝功能异常15年,门腔静脉分流术后2年,性格改变、睡眠倒错3天。以下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时,昏迷前期口服新霉素是为了()
- 3.(单选题)男,55岁。10年前诊断为肝炎肝硬化,3年前行门腔静脉分流术:2天前出现睡眠倒错、计算能力下降。该患者不宜进食的食物种类是()
- 4.(单选题)男,56岁。突发呕吐1小时。呕吐量约500ml,鲜红色,可见血块,伴大汗、心慌。查体:T38.5℃,P112次/分,R26次/分,BP114/80mmHg。巩膜轻度黄染,肝掌(+),胸壁可见蜘蛛痣,心
- 5.(单选题)男,46岁。“慢性肝炎“病史10余年。20小时前进食烙饼后呕血约200ml,排黑便约100ml,2小时来意识障碍,不识家人。治疗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