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肝性脑病的诱因不包括()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氨是肝性脑病最主要的神经毒素,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游离的NH₃有毒性,且能透过血脑屏障,而离子型氨(NH₄⁺)无毒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NH₃和NH₄⁺在体内可受pH梯度的影响而相互转化(NH₃+H⁺⇌NH₄⁺):NH₃在酸性环境中,可与H⁺结合形成NH₄⁺,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碱性环境中,NH₄⁺ 解离为NH₃和H⁺,NH₃大量弥散入血,导致肝性脑病。高钾性酸中毒(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时,NH₃转为NH₄⁺,可降低血NH₃的浓度,减轻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A对)时,肠道细菌对含氮物质(100ml血液约含20g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产氨增多,诱发肝性脑病。便秘(C对)时含氮物质与肠道细菌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氨的产生和吸收。低血糖(D对)时葡萄糖的氧化磷酸化减少,不利于NH₃与谷氨酸的结合,使游离NH₃的浓度增加,诱发肝性脑病。缺氧(E对)可导致肾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且脑细胞缺氧可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都会诱发肝性脑病。
氨是肝性脑病最主要的神经毒素,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游离的NH₃有毒性,且能透过血脑屏障,而离子型氨(NH₄⁺)无毒性,不易透过血脑屏障。NH₃和NH₄⁺在体内可受pH梯度的影响而相互转化(NH₃+H⁺⇌NH₄⁺):NH₃在酸性环境中,可与H⁺结合形成NH₄⁺,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碱性环境中,NH₄⁺ 解离为NH₃和H⁺,NH₃大量弥散入血,导致肝性脑病。高钾性酸中毒(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时,NH₃转为NH₄⁺,可降低血NH₃的浓度,减轻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A对)时,肠道细菌对含氮物质(100ml血液约含20g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产氨增多,诱发肝性脑病。便秘(C对)时含氮物质与肠道细菌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氨的产生和吸收。低血糖(D对)时葡萄糖的氧化磷酸化减少,不利于NH₃与谷氨酸的结合,使游离NH₃的浓度增加,诱发肝性脑病。缺氧(E对)可导致肾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且脑细胞缺氧可降低脑对氨毒的耐受性,都会诱发肝性脑病。
考点:第四篇第十七章肝性脑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42岁,呕吐、腹泻两天,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半天急诊入院。查体:BP110/70mmHg,神志恍惚,巩膜中度黄染,颈部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双上肢散在出血点
- 2.(单选题)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作用机制是()
- 3.(单选题)男,40岁。腹胀、乏力5个月。嗜睡、言语混乱2天。既往患乙型肝炎20年。查体: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20/80mmHg,神志不清,消瘦,皮肤巩膜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
- 4.(单选题)男,45岁。反复肝功能异常多年,尿少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2周。口服呋塞米20mg,3次/日,尿量由500ml/d增至3500ml/d。1天来昏睡,呼之有反应,患者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
- 5.(单选题)男性,45岁。发现肝硬化已5年。3天前与朋友聚餐时出现呕血,鲜红色,量约1000ml.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等。经输血补液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病情好转,血压和心率恢复正常。1天前起出现睡眠障碍。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