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76岁。持续性心房颤动2年,有脑血栓和糖尿病病史。查体:BP120/65mmhg,心率87次/分,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该患者最适宜的抗栓措施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患者老年女性,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提示为非瓣膜病患者)需使用CHADS₂评分法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患者年龄为76岁>75岁(1分),脑血栓(2分),糖尿病(1分),可得该患者CHADS₂评分为4分,故该患者最适宜的抗栓措施是口服华法林(E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A错)、静脉滴注肝素(B错)在房颤治疗中主要用于紧急复律治疗时的抗凝。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P235)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A₂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P235)主要是通过选择性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口服阿司匹林(C错)和口服氯吡格雷(D错)俗称双抗治疗,多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少见于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
患者老年女性,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提示为非瓣膜病患者)需使用CHADS₂评分法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患者年龄为76岁>75岁(1分),脑血栓(2分),糖尿病(1分),可得该患者CHADS₂评分为4分,故该患者最适宜的抗栓措施是口服华法林(E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A错)、静脉滴注肝素(B错)在房颤治疗中主要用于紧急复律治疗时的抗凝。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P235)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A₂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P235)主要是通过选择性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口服阿司匹林(C错)和口服氯吡格雷(D错)俗称双抗治疗,多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的形成,少见于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
考点:第三篇第三章心律失常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55岁。突发持续胸痛4小时。查体BP110/50mmHg,心率30次/分,律齐。心电图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为提高心室率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2.(单选题)男,40岁。查体发现“心动过缓”20余年。平时心率45~55次/分,无心悸,无头晕和乏力,无黑曚和晕厥。运动后心率可达90次/分。该患者最适宜的处置是()
- 3.(单选题)心房颤动患者服用华法林,凝血酶原时间的国际标准化率(INR)应控制在()
- 4.(单选题)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原则是()
- 5.(单选题)男,60岁。因剧烈胸痛4小时入院治疗,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5次分,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0.3mV,其余导联ST段正常。介入治疗前植入临时起搏器起搏心室,以60次/分频率起搏时,监测动脉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