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左旋门冬酰氨酶(L-ASP)(D对),其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胰腺炎、凝血因子及清蛋白合成减少和过敏反应;阿糖胞苷(Ara-C)(A错)主要副作用为小脑共济失调、皮疹、发热、眼结膜炎等;长春新碱(VCR)(B错)主要副作用为末梢神经炎和便秘;柔红霉素(DNR)(C错)主要副作用为心脏毒性;足叶乙苷即依托泊苷(E错)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低血压等。
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中,易引起凝血因子减少的是左旋门冬酰氨酶(L-ASP)(D对),其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胰腺炎、凝血因子及清蛋白合成减少和过敏反应;阿糖胞苷(Ara-C)(A错)主要副作用为小脑共济失调、皮疹、发热、眼结膜炎等;长春新碱(VCR)(B错)主要副作用为末梢神经炎和便秘;柔红霉素(DNR)(C错)主要副作用为心脏毒性;足叶乙苷即依托泊苷(E错)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低血压等。
考点:第六篇第九章白血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首选的治疗是()
- 2.(单选题)女,36岁,发热,面色苍白,伴牙龈出血一周入院。入院次日起出现皮肤多处片状瘀斑血尿。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2.0×10⁹/L,血小板50×10⁹/L,血浆纤维蛋白原0.8g/L。骨髓检查:有核细胞
- 3.(单选题)女,25岁。发热伴下肢和腹部皮肤瘀斑5天。查体:双下肢和腹部皮肤有多处瘀斑,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可触及淋巴结肿大,活动无压痛,最大者为2.0cm×2.5cm,胸骨压痛(+),腹软,肝肋下1.5cm,
- 4.(单选题)患者,男,36岁。5天前发热、咽痛,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Ⅱ肿大,下肢少许瘀斑。化验: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16.0×10⁹/L,血小板34×10⁹/L,骨髓象:
- 5.(单选题)男,15岁。因发热、乏力、刷牙时牙龈出血1周入院。查体:T38.5℃,牙龈肿胀,胸骨压痛(+),双下肢小腿出现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常规:Hb80g/L,WBC10.1×10⁹/L,Plt30×10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