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Ⅰ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呼吸衰竭,特点是以低氧血症为主,不伴有高碳酸血症。支气管哮喘导致可逆的气流受限,使病变部位的肺泡通气不足,肺动脉血无法得到充分的氧合,通气/血流比值变小(B对),导致弥散障碍(C错)。因此,对于Ⅰ型呼吸衰竭,弥散障碍是其结果,通气/血流比值变小是其原理和机制。肺泡通气不足(A错)一般会造成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是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肺内分流(D错)是指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支气管哮喘病变部位主要是气道,一般不累及血管,一般不能造成这种情况。氧耗量增加(E错)常见于运动增加的情况下,重症哮喘氧耗量也可增加,但是正常人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量来防止缺氧,只有在伴有通气功能障碍时,氧耗量增加才能造成呼吸衰竭,因此氧耗量增加通常不是主要机制。
I型呼吸衰竭即低氧性呼吸衰竭,特点是以低氧血症为主,不伴有高碳酸血症。支气管哮喘导致可逆的气流受限,使病变部位的肺泡通气不足,肺动脉血无法得到充分的氧合,通气/血流比值变小(B对),导致弥散障碍(C错)。因此,对于Ⅰ型呼吸衰竭,弥散障碍是其结果,通气/血流比值变小是其原理和机制。肺泡通气不足(A错)一般会造成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是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肺内分流(D错)是指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支气管哮喘病变部位主要是气道,一般不累及血管,一般不能造成这种情况。氧耗量增加(E错)常见于运动增加的情况下,重症哮喘氧耗量也可增加,但是正常人可以通过增加通气量来防止缺氧,只有在伴有通气功能障碍时,氧耗量增加才能造成呼吸衰竭,因此氧耗量增加通常不是主要机制。
考点:第二篇第四章支气管哮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21岁。发作性喘息4年,再发3天急诊入院,查体:端坐呼吸,口唇发绀,双肺广泛哮鸣音,心率120次/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单选题)男,20岁。持续喘息发作24小时来急诊。既往哮喘病史12年。查体: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发绀,双肺布满哮鸣音。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示PH 7.21,PaCO₂ 70mmHg,PaO₂ 55mmHg。此时应紧
- 3.(单选题)男,24岁。发作性呼吸困难2年,曾肺功能检查诊断:“支气管哮喘”,控制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2天来症状加重,连续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效果欠佳。此时患者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4.(单选题)女,30岁。反复发作性呼吸困难胸闷2年,3天前受凉后咳嗽,咳少量脓痰,接着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并逐渐加重。体检:无发绀,双肺广泛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啰音。表明气道阻塞具有可逆性的是()
- 5.(单选题)男,38岁。支气管哮喘,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每日3次,效果仍不佳。则应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