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25岁。因高位小肠瘘1天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入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和反跳痛。如果24小时后发热仍不退,应采取()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因肠瘘而行肠外营养,后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而无咳嗽、咳痰,故其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导管性脓毒症。导管性脓毒症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拔除中心静脉导管,若消除感染根源之后发热仍不退,则需应用抗生素(A对)控制感染进一步蔓延。胸腔穿刺抽气(C错)是气胸的治疗措施。停止肠外营养(C错)是患者早期已采取的治疗措施(需注意,此题为病例题,进一步治疗是在前两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气管切开(D错)主要用于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增加胰岛素用量(E错)只能降低血糖,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全身感染症状。
患者因肠瘘而行肠外营养,后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而无咳嗽、咳痰,故其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导管性脓毒症。导管性脓毒症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拔除中心静脉导管,若消除感染根源之后发热仍不退,则需应用抗生素(A对)控制感染进一步蔓延。胸腔穿刺抽气(C错)是气胸的治疗措施。停止肠外营养(C错)是患者早期已采取的治疗措施(需注意,此题为病例题,进一步治疗是在前两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气管切开(D错)主要用于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的患者。增加胰岛素用量(E错)只能降低血糖,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全身感染症状。
考点:第十章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症,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发病机制是由于()
- 2.(单选题)严重感染时患者基础能量消耗是()
- 3.(单选题)全胃肠外营养液中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一般应为()
- 4.(单选题)男性,74岁,体重60Kg,全胃切除术后5天,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引出,左上腹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该病人热量每天基本要求量是()
- 5.(单选题)女,50岁,因患短肠综合症,予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应用一周时病人出现昏迷,但尿内无酮体。病人既往曾有空腹血糖高(11mmol/L)。此病的预防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