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原位溶血见于()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原位溶血是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液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B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P561)(A错)、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P561)(E错)分别为红细胞外部或自身异常导致红细胞在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破坏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C错)、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569)(D错)属于血管内溶血。
原位溶血是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入血液循环之前已在骨髓内破坏,本质是一种血管外溶血,常见于巨幼红细胞贫血(B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P561)(A错)、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P561)(E错)分别为红细胞外部或自身异常导致红细胞在脾脏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破坏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C错)、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569)(D错)属于血管内溶血。
考点:第六篇第六章溶血性贫血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20岁。头晕、心悸、乏力3个月。查体: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1cm,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HB 75g/L,RBC 2.5×10^12/L,W
- 2.(单选题)溶血性贫血时,能提示骨髓代偿性増生的实验室检査是()
- 3.(单选题)诊断溶血性贫血最可靠的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是()
- 4.(单选题)由红细胞膜异常引起的贫血性疾病是()
- 5.(单选题)女,58岁。乏力、低热1个月。查体:双侧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均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者直径2cm、质韧、无触痛,胸骨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实验室检查:Hb76g/L,WBC5.2×10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