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患儿5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WBC15.2×10⁹/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⁶/L,中性80%。该患儿哪种诊断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血液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上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强直、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阳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⑴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⑵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病初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该患儿5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WBC15.2×10⁹/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⁶/L,中性80%等表现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D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中毒性菌痢(P215)(A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错)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前驱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缩等毒血症症状,后期可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狂躁以及脑膜刺激症状,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00/mm3左右,中性粒细胞占80%~90%。脑脊液外观呈浑浊或脓样,白细胞计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糖含量明显减少,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结核性脑膜炎(P404)(C错)呈亚急性起病,不规则发热1~2周后才出现脑膜刺激征、惊厥或意识障碍等表现,后于昏迷前先有脑神经或肢体麻痹。有结核接触史、PPD阳性或肺部等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者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多<500×10⁶/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化脓性脑膜炎(P402)(E错)是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者累及脑实质。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血液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10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临床上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强直、深反射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阳性等表现,实验室检查:⑴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0000~20000/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⑵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在50~500/mm3,病初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该患儿5岁。8月10日开始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一次,次日稀便三次,精神不振,抽搐一次。体检:急性热病容,嗜睡状,颈强(+),克氏征(++),WBC15.2×10⁹/L,脑脊髓液为无色透明,白细胞100×10⁶/L,中性80%等表现符合流行性乙型脑炎(D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而中毒性菌痢(P215)(A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错)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前驱期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突发寒战高热、伴头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及精神萎缩等毒血症症状,后期可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狂躁以及脑膜刺激症状,血象白细胞总数一般在20000/mm3左右,中性粒细胞占80%~90%。脑脊液外观呈浑浊或脓样,白细胞计数达每立方毫米数千至数万,糖含量明显减少,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结核性脑膜炎(P404)(C错)呈亚急性起病,不规则发热1~2周后才出现脑膜刺激征、惊厥或意识障碍等表现,后于昏迷前先有脑神经或肢体麻痹。有结核接触史、PPD阳性或肺部等其他部位结核病灶者支持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多<500×10⁶/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化脓性脑膜炎(P402)(E错)是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者累及脑实质。临床上以急性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
考点:第十章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