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3~4天(B对),皮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局部产生超敏反应,其机制为呼吸道进入的病毒首先与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并在其中增殖,继之侵入淋巴结增殖,然后入血(在白细胞内增殖良好),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组织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开始发热,继之由于病毒在结膜、鼻咽粘膜和呼吸道粘膜等处增殖而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毒也在真皮层内增殖,口腔两颊内侧粘膜出现中心灰白、周围红色的Koplik斑。
麻疹出疹一般在发热后的3~4天(B对),皮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局部产生超敏反应,其机制为呼吸道进入的病毒首先与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结合并在其中增殖,继之侵入淋巴结增殖,然后入血(在白细胞内增殖良好),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到达全身淋巴组织大量增殖再次入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开始发热,继之由于病毒在结膜、鼻咽粘膜和呼吸道粘膜等处增殖而出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病毒也在真皮层内增殖,口腔两颊内侧粘膜出现中心灰白、周围红色的Koplik斑。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28岁,突起寒颤,高热,恶心,呕吐腰痛已5天。体检:重病容,眼睑浮肿,球结膜及胸部皮肤充血,腋下见少许点状出血点,血压70/50mmHg,怀疑流行性出血热。本例必须首先考虑的治疗措施是()
- 2.(单选题)男性,44岁,发现HBsAg阳性9年,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176U/L,TBIL432μmol/L,PT38秒(
- 3.(单选题)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⁹/L,异型淋巴10%,PLT48
- 4.(单选题)男,23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血常规:WBC23.0×l0⁹/L,异型血小板10%,PLT48
- 5.(单选题)患者,男,35岁。恶心、呕吐、尿色深2天。既往有感染肝炎史。最大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