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60岁,因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住院第2天心尖部出现2/6~3/6级粗糙的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咯喇音,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老年男性,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病,突发心尖部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考虑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所致。但患者经抗缺血治疗后杂音消失,而心脏乳头肌断裂(B错)为不可逆过程,不会出现杂音消失现象,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A对)。心脏游离壁破裂(C错)常在1周内出现,常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而不是心尖部。心脏二尖瓣穿孔(D错)可发生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P304),此时心尖部会出现收缩期杂音,但不会出现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现象。心室膨胀瘤(E错)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可有收缩期杂音,但绝不会在梗死后2天即出现。
患者老年男性,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病,突发心尖部收缩期杂音,间断伴喀喇音,考虑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引起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所致。但患者经抗缺血治疗后杂音消失,而心脏乳头肌断裂(B错)为不可逆过程,不会出现杂音消失现象,因此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心脏乳头肌功能失调(A对)。心脏游离壁破裂(C错)常在1周内出现,常可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而不是心尖部。心脏二尖瓣穿孔(D错)可发生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P304),此时心尖部会出现收缩期杂音,但不会出现经抗缺血治疗后心脏杂音消失现象。心室膨胀瘤(E错)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可有收缩期杂音,但绝不会在梗死后2天即出现。
考点:第三篇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68岁,2周来反复胸痛,发作与劳累及情绪有关,休息可以缓解。3小时前出现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剧,并气促,不能平卧,血压110/70mmHg,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肺
- 2.(单选题)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
- 3.(单选题)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 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 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 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假设信息
- 4.(单选题)男,68岁。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该患者意识丧失的最可能原因是:()
- 5.(单选题)男,51岁。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4小时。血压80/40mmHg,心率134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梗死。有指导性意义的辅助检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