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44岁,发现HBsAg阳性9年,时有增高,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化验:ALT176U/L,TBIL432μmol/L,PT38秒(对照13秒),该患者应诊断为()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44岁男性患者,发现HBsAg阳性9年,时有增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典型体征),化验:ALT176U/L(正常参考值0~40U/L),TBIL432μmol/L(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肝功能减退),PT38秒(对照13秒)(凝血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判断为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该患者应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A对)。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本例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B错)。慢性肝炎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肝脾轻度肿大,肝功能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慢性肝炎中度或重度(CE错)无肝衰竭表现。乙肝后肝硬化(D错)典型症状为门脉高压表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44岁男性患者,发现HBsAg阳性9年,时有增高(乙型病毒性肝炎),近3周来食欲下降,尿黄,明显乏力,齿龈出血,近2周尿少。查体:神清,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典型体征),化验:ALT176U/L(正常参考值0~40U/L),TBIL432μmol/L(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肝功能减退),PT38秒(对照13秒)(凝血功能障碍),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判断为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该患者应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A对)。亚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肝坏死),起病较急,发病15天~26周内出现肝衰竭症候群,病程较长,常超过3周至数月,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本例患者已发展至肝硬化。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B错)。慢性肝炎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肝脾轻度肿大,肝功能指标仅1~2项轻度异常;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腹胀尿黄、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AST反复或持续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种球蛋白明显升高;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慢性肝炎中度或重度(CE错)无肝衰竭表现。乙肝后肝硬化(D错)典型症状为门脉高压表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48岁。发热6天,头痛、乏力4天,尿少1天。于1月2日来诊。查体:T39℃,BP80/50mmHg,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眼睑水肿,腋下有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19×10⁹/L,尿蛋白(+++
- 2.(单选题)女,19岁,农民。12月在水利工地上突起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病程第四日就诊时热已退,血压偏低,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前一日24小时尿量340ml,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3.(单选题)女,40岁,既往健康。5天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发热、恶心、食欲不振伴尿黄,明显乏力。实验室检查:ALT740u/L,TBil58nmol/L。该患者诊断应考虑为()
- 4.(单选题)女,30岁。体检时发现,HBsAg,抗HBc,抗HBe阳性。判断是否有传染性还应作的检查是()
- 5.(单选题)男,40岁。因腹胀乏力纳差3天来诊。10年前体检发现HBsAg阳性,HBeAg阳性,ALT正常,口服中药断续治疗,有长期大量饮酒史。家中母亲及2个兄弟均为乙肝患者。査体:神志清楚,面色晦暗,无明显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