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性,30岁,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糜,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6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1.4×10⁹/L,N0.40,L0.60,肥达氏反应OL:80(+),H1:160(+),ALT180U/L,总胆红素22.2mol/L,HBsAg阴性。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30岁女性患者,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伤寒发热特征),查体精神萎糜,反应淡漠(伤寒面容),体温39.5℃,心率76次/分(相对缓脉),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肝脾大),WBC1.4×10⁹/L(成人正常参考值4~10×10⁹/L),N0.40(成人正常参考值0.5~0.7),L0.60(正常值0.2~0.4),肥达氏反应O1:80(+),H1:160(+)(肥达反应结果有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患者ALT180U/L(正常参考值0~40U/L),总胆红素22.2mol/L(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HBsAg阴性(排除乙肝),即有肝损害表现,考虑并发中毒性肝炎,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持续发热10天说明在病程第1~2周,此时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所以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血培养(A对)。甲肝病毒抗体(B错)、戊肝病毒抗体(C错)、丙肝病毒抗体(D错)都是肝炎病毒的检查方法,不适用于本例患者。粪便培养(E错)在第二周阳性率才逐渐升高,不用于早期诊断。
30岁女性患者,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伤寒发热特征),查体精神萎糜,反应淡漠(伤寒面容),体温39.5℃,心率76次/分(相对缓脉),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肝脾大),WBC1.4×10⁹/L(成人正常参考值4~10×10⁹/L),N0.40(成人正常参考值0.5~0.7),L0.60(正常值0.2~0.4),肥达氏反应O1:80(+),H1:160(+)(肥达反应结果有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患者ALT180U/L(正常参考值0~40U/L),总胆红素22.2mol/L(正常参考值3.4~17.1μmol/L),HBsAg阴性(排除乙肝),即有肝损害表现,考虑并发中毒性肝炎,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持续发热10天说明在病程第1~2周,此时血培养阳性率最高,可达80%~90%,所以为确定诊断应进行检查的项目是血培养(A对)。甲肝病毒抗体(B错)、戊肝病毒抗体(C错)、丙肝病毒抗体(D错)都是肝炎病毒的检查方法,不适用于本例患者。粪便培养(E错)在第二周阳性率才逐渐升高,不用于早期诊断。
考点: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发热伴出血疹可见于以下疾病,除了()
- 2.(单选题)女,20岁。腹泻、呕吐伴轻度腹痛1天,6月下旬来诊。共腹泻6次,开始为黄稀便,继之水样便。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粪便检查动力试验(+),碱性蛋白胨水培养有细菌生长。最可能的诊断为()
- 3.(单选题)一职工从沿海某城市归来,腹泻1天,10余次,水样便,到市医院求治,疑为肠炎,后大便培养出E1-Tor型细菌。诊断后11小时医师上报疫情,国家要求上报此类传染病最迟不超过()
- 4.(单选题)8月某日,某婚宴有8%用餐者先后因腹痛、腹泻就诊。大部分患者出现上腹和脐周阵发性绞痛,继而腹泻,5~10次/天,粪便呈洗肉水样。调查发现聚餐的主要食物为海鲜类食品,引起该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最有可能是()
- 5.(单选题)男,12岁。持续发热1周。体温39℃左右,伴畏寒,无寒战,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差,病情逐渐加重并出现红疹1天来诊。查体:躯干部出现少许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初步考虑诊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