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近年来临床输血中细菌污染反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输血后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主要由于采血、储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造成的。近年来,血液制品的采集及输注逐渐规范,采血时皮肤消毒不严(E错)、塑料输血袋本身污染细菌(B错)、输血时未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A错)等技术性问题较少出现。而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操作步骤及涉及到的容器较多,操作不当易导致细菌污染(D对)。血小板制剂一般用于再障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在临床上应用少于常规的血液制品,因此不作为细菌污染反应的最主要原因(C错)。
输血后引起的细菌污染反应,主要由于采血、储存环节中无菌技术有漏洞而造成的。近年来,血液制品的采集及输注逐渐规范,采血时皮肤消毒不严(E错)、塑料输血袋本身污染细菌(B错)、输血时未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A错)等技术性问题较少出现。而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操作步骤及涉及到的容器较多,操作不当易导致细菌污染(D对)。血小板制剂一般用于再障性贫血和各种血小板低下的病人,在临床上应用少于常规的血液制品,因此不作为细菌污染反应的最主要原因(C错)。
考点:第四章输血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45岁。平素体健。为抢救一外伤的幼儿献血100ml,如果不考虑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最可能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是()
- 2.(单选题)女,40岁,因宫颈癌接受化疗。近3天来常发生牙龈出血,血小板计数20×10⁹/l。遂给予血小板输注。输注后20分钟,患者突然寒战、高热、恶心,体温39.5℃,尿色正常。该患者很可能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是(
- 3.(单选题)在我国尚未列入献血者血液筛査的病原体是()
- 4.(单选题)男性,50岁。因胃癌伴重度贫血入院,既往体健,无输血史。术前化验Hb56/L。为纠正贫血下列最合适的输血治疗是()
- 5.(单选题)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需要输血改善贫血症状,首选的血液制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