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脊髓休克见于()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可见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C对)的早期,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脊髓胶质瘤(A错)、脊髓蛛网膜黏连(B错)、脊髓空洞症(D错)均不会导致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因而不会出现脊髓休克。脊髓胶质瘤(A错)属于髓内病变,典型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脊髓蛛网膜黏连(B错)可导致脊髓蛛网膜炎,由于病损来源于蛛网膜,一般不会引起脊髓横贯性损伤。脊髓空洞症(D错)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脊髓形成管状空腔,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的血供,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E错)会出现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和肌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累,不会出现脊髓休克。
脊髓休克是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可见于急性横贯性脊髓炎(C对)的早期,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脊髓胶质瘤(A错)、脊髓蛛网膜黏连(B错)、脊髓空洞症(D错)均不会导致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因而不会出现脊髓休克。脊髓胶质瘤(A错)属于髓内病变,典型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脊髓蛛网膜黏连(B错)可导致脊髓蛛网膜炎,由于病损来源于蛛网膜,一般不会引起脊髓横贯性损伤。脊髓空洞症(D错)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脊髓形成管状空腔,临床表现为受累的脊髓节段神经损害症状,以痛、温觉减退与消失、而深感觉保存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为特点。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后1/3的血供,脊髓后动脉血栓形成(E错)会出现脊髓后动脉综合征,表现为急性根痛,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缺失和感觉性共济失调,痛温觉和肌力保存,括约肌功能常不受累,不会出现脊髓休克。
考点: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28岁。双下肢进行性无力3天。现无法上楼,尿潴留。有冶游史,2周前感冒。查体:胸4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2级,腱反射消失,Babinski征阳性。脑脊液细胞数0,蛋白100mg/L,糖和
- 2.(单选题)急性脊髓炎的可能诱因是()
- 3.(单选题)女性,35岁。5月来间歇性胸背剧痛。体检:右侧下肢肌力Ⅳ级伴膝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踝振动觉消失,左胸6下痛温觉消失。其余神经系统无异常。胸椎平片无异常。胸段MRI结果见图。可能诊断为
- 4.(单选题)男,35岁。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感觉消失伴尿潴留1天。查体: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双侧剑突以下感觉消失,病理征未引出。患者运动障碍的机制是()
- 5.(单选题)脊髓半横断(Brown-Seguard)综合征常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