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5岁。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量约200g,无腹痛。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1年前发生类似呕血1次。查体:BP105/65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实验室检查:Hb95g/L,WBC2.5×10⁹/L,plt47×10⁹/L。目前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常见诱因)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约200g(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查体:脾肋下2cm(脾肿大)。实验室检查:Hb95g/L(正常值为120~160g/L,提示有贫血),WBC2.5×10⁹ (正常值为4~10×10⁹/L,提示白细胞减少),plt47×10⁹ (正常值为100~300×10⁹/L,提示血小板减少),考虑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所致。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镜(A对)有助于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性质,并可同时进行止血,为目前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腹部CT(B错)、腹部B超(C错)、腹部MRI(D错)可用来证实脾大、肝脏形态变化,但不能明确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病因。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E错)不能用于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
中年男性患者,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常见诱因)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约200g(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查体:脾肋下2cm(脾肿大)。实验室检查:Hb95g/L(正常值为120~160g/L,提示有贫血),WBC2.5×10⁹ (正常值为4~10×10⁹/L,提示白细胞减少),plt47×10⁹ (正常值为100~300×10⁹/L,提示血小板减少),考虑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所致。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镜(A对)有助于明确出血的部位和性质,并可同时进行止血,为目前最有意义的检查方法。腹部CT(B错)、腹部B超(C错)、腹部MRI(D错)可用来证实脾大、肝脏形态变化,但不能明确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具体病因。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E错)不能用于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
考点:第四篇第十五章肝硬化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合并症不包括()
- 2.(单选题)男,40岁。10年前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未规律诊治。近日食欲下降。肝穿刺可见假小叶,其正确的诊断是()
- 3.(单选题)肝硬化患者,近1周来发热腹痛,腹水明显增加。腹水检查:淡黄,比重1.017,蛋白35g/L,白细胞0.5×10⁹/L,中性粒细胞为主。最可能并发()
- 4.(单选题)男,55岁。间断少尿、腹胀1年,腹痛、低烧1周。既往肝炎肝硬化病史15年。查体:T37.5℃,P84/次,R18次/分,BP90/60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腹膨隆,全腹轻压痛
- 5.(单选题)男,50岁。呕血黑便4小时,发病前曾食硬质食物,发现HBsAg(+)30年,查体:P108次/分,BP90/60mmHg,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应考虑的出血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