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5岁。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量约200g,无腹痛。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1年前发生类似呕血1次。查体:BP105/65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腹软,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5次/分。实验室检查:Hb95g/L,WBC2.5×10⁹/L,plt47×10⁹/L。首先考虑的出血原因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常见诱因)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约200g(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查体:脾肋下2cm(脾肿大)。实验室检查:Hb95g/L(正常值为120~160g/L,提示有贫血),WBC2.5×10⁹ (正常值为4~10×10⁹/L,提示白细胞减少),plt47×10⁹ (正常值为100~300×10⁹/L,提示血小板减少),考虑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所致。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对)。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P364)(A错)大多是在胃炎基础上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史等,多表现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胃癌(P376)(B错)常有多年胃溃疡病史,有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胃溃疡(P370)(D错)多表现为有一定周期性与节律性的上腹痛,一般很少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贲门黏膜撕裂(P452)(D错)可出现大量呕血,但常发生在剧烈呕吐后,且以上疾病均不会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表现。
中年男性患者,既往乙型肝炎病史14年(肝硬化的高危因素),1天前进食较硬食物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常见诱因)突发呕血1次,约400ml,排黑色糊状便2次,每次约200g(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查体:脾肋下2cm(脾肿大)。实验室检查:Hb95g/L(正常值为120~160g/L,提示有贫血),WBC2.5×10⁹ (正常值为4~10×10⁹/L,提示白细胞减少),plt47×10⁹ (正常值为100~300×10⁹/L,提示血小板减少),考虑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所致。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和实验室检查,可初步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E对)。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P364)(A错)大多是在胃炎基础上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酗酒及烧伤、大手术、颅脑外伤史等,多表现为上腹部的隐痛或剧痛,伴恶心等症状;胃癌(P376)(B错)常有多年胃溃疡病史,有发热、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胃溃疡(P370)(D错)多表现为有一定周期性与节律性的上腹痛,一般很少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贲门黏膜撕裂(P452)(D错)可出现大量呕血,但常发生在剧烈呕吐后,且以上疾病均不会出现脾大、脾功能亢进表现。
考点:第四篇第十五章肝硬化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2.(单选题)男,58岁。反复腹胀、尿少3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腹围明显增加2周。乙型肝炎病史15年。腹部查体中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3.(单选题)不符合门静脉血流受阻后病理生理变化的是()
- 4.(单选题)男,40岁。腹胀、腹部持续性隐痛、发热一周。“肝炎”史12年,近4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断性齿龈出血。查体: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为明确诊断
- 5.(单选题)男,30岁,肝区钝痛低热乏力3个月,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偶饮酒。查体:肝肋下2cm,质硬。HBsAg(+),ALT60U,A/G3.1/3.0,AFP先后检测二次,结果分别为200ng/ml和4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