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15岁。双下肢水肿1个月。实验室检查:尿RBC25~30/HP,尿蛋白定量3.9g/d,肾功能正常,血Alb29g/L,抗核抗体(-),HBsAg阳性。肾脏病理提示膜性肾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患者青年女性,出现血尿(尿RBC25~30/HP)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9g/d,尿蛋白定量>3.5g/d即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Alb29g/L,血白蛋白<30/L即为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水肿,提示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结合HBsAg 阳性,最可能是诊断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D对)引发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抗核抗体(-),可排除狼疮性肾炎(A错)。原发性肾病综合症(B错)是在排除各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的基础上才可确诊,患者HBsAg阳性,且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非青少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提示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C错)多有前驱感染(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或过敏原接触史,病情严重,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P481)。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亦可延迟出现。患者无前驱感染史及过敏原接触史,无紫癜症状,故可排除。急性肾小球肾炎(E错)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常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呈肾炎综合征表现,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469)。
患者青年女性,出现血尿(尿RBC25~30/HP)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9g/d,尿蛋白定量>3.5g/d即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血Alb29g/L,血白蛋白<30/L即为低白蛋白血症)以及水肿,提示为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结合HBsAg 阳性,最可能是诊断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D对)引发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抗核抗体(-),可排除狼疮性肾炎(A错)。原发性肾病综合症(B错)是在排除各种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可能的基础上才可确诊,患者HBsAg阳性,且病理类型是膜性肾病(非青少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类型),提示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性肾炎(C错)多有前驱感染(其病因可为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感染)或过敏原接触史,病情严重,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炎症反应而出现血尿、蛋白尿及管型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等表现(P481)。肾损害多发生于紫癜出现后1周,亦可延迟出现。患者无前驱感染史及过敏原接触史,无紫癜症状,故可排除。急性肾小球肾炎(E错)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平均10天左右)起病,常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呈肾炎综合征表现,病理类型是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469)。
考点:第五篇第四章肾病综合症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性,50岁。因肾病综合征入院作肾活检,病理显示膜性肾病。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双侧肾区疼痛,尿量减少,低热,蛋白尿显著增多伴肉眼血尿,下肢浮肿加重,肾功能较前稍有减退。B超示双肾大小较前有所增大。此时最
- 2.(单选题)引起老年人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 3.(单选题)女,20岁。双下肢及颜面水肿。尿蛋白定量4.2g/天,尿RBC0~2/HP,血白蛋白28g/L,Scr78umol/L。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微小病变肾病。该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最主要机制为()
- 4.(单选题)男,15岁。上呼吸道感染后10余天出现腹痛和便血,经泼尼松治疗后好转。但在病程第四周出现尿蛋白(++)红细胞15~20个/Hp,肾功能及血清补体C3正常。下列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诊断肾病综合征必须具备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