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 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 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 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假设信息]该患者在心肌梗死后4周,心电图ST段仍持续升高,未回到等电位线,应考虑的并发症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或饱餐后发作性剑突下疼痛(心绞痛常见诱因),向咽部放射,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提示既往存在心绞痛,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近期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提示病情加重),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向胸部及后背放射,伴憋闷,大汗,综合该患者的病史、体查,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4周后,ST段仍抬高,未回到等电位线,因考虑的并发症是室壁瘤形成(D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壁瘤的概率为5~20%,常于起病数周后发现,查体可见左心界扩大,心电图特点为ST段持续抬高不降(一般心梗后ST段抬高时间持续数日至2周左右,后逐渐回到基线水平),B超检查见室壁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再发心肌梗死(A错)指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再次发生的心梗,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出现新的Q波或原有Q波加深,ST段有动态性改变而非持续原来水平。梗死面积扩大(B错)一般发生在急性心梗后2~3周内。急性心包炎(315)(C错)可发生于心梗后数周至数月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心前区疼痛,伴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检查见ST段弓背向下抬高,aVR及V1导联ST段压低。梗死后再发心肌缺血(E错)的心电图主要为缺血性改变,常见ST段压低,可伴T波倒置。
中年男性患者,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或饱餐后发作性剑突下疼痛(心绞痛常见诱因),向咽部放射,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提示既往存在心绞痛,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近期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提示病情加重),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向胸部及后背放射,伴憋闷,大汗,综合该患者的病史、体查,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4周后,ST段仍抬高,未回到等电位线,因考虑的并发症是室壁瘤形成(D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室壁瘤的概率为5~20%,常于起病数周后发现,查体可见左心界扩大,心电图特点为ST段持续抬高不降(一般心梗后ST段抬高时间持续数日至2周左右,后逐渐回到基线水平),B超检查见室壁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再发心肌梗死(A错)指急性心肌梗死4周后再次发生的心梗,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出现新的Q波或原有Q波加深,ST段有动态性改变而非持续原来水平。梗死面积扩大(B错)一般发生在急性心梗后2~3周内。急性心包炎(315)(C错)可发生于心梗后数周至数月内,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心前区疼痛,伴心包摩擦音,心电图检查见ST段弓背向下抬高,aVR及V1导联ST段压低。梗死后再发心肌缺血(E错)的心电图主要为缺血性改变,常见ST段压低,可伴T波倒置。
考点:第三篇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56岁。阵发性胸痛10天,每次发作持续10分钟左右,运动可诱发。近1周胸痛发作频率增加,休息时亦可有发作。有陈旧心肌梗死病史。该患者暂时不宜做的检查是()
- 2.(单选题)女,67岁。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4天前入院治疗。今日患者突然喘憋,不能平卧。查体:BP120/80mmHg,心率107次/分,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触及震颤并可闻及粗糙的4/6级全收缩期杂音。该患
- 3.(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 4.(单选题)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是()
- 5.(单选题)男,68岁。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入院后经抢救患者病情平稳,但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