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 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 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 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年男性患者,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或饱餐后发作性剑突下疼痛(心绞痛常见诱因),向咽部放射,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提示既往存在心绞痛,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近期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提示病情加重),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向胸部及后背放射,伴憋闷,大汗,综合该患者的病史、体查,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B对)若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6小时内(最多不超过12小时)施行,则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从而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改善预后(能使患者在急性期住院病死率降至8%左右),因此为首选治疗方法。硝酸甘油静脉滴注(A错)、吗啡皮下注射(C错)、肝素静脉滴注(D错)、托普利口服(E错)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均有治疗作用,但重要性不及溶栓治疗。
中年男性患者,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或饱餐后发作性剑突下疼痛(心绞痛常见诱因),向咽部放射,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提示既往存在心绞痛,存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近期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提示病情加重),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心肌梗死的疼痛特点),向胸部及后背放射,伴憋闷,大汗,综合该患者的病史、体查,该患者首先考虑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B对)若在急性心肌梗死后3~6小时内(最多不超过12小时)施行,则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从而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改善预后(能使患者在急性期住院病死率降至8%左右),因此为首选治疗方法。硝酸甘油静脉滴注(A错)、吗啡皮下注射(C错)、肝素静脉滴注(D错)、托普利口服(E错)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均有治疗作用,但重要性不及溶栓治疗。
考点:第三篇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因阵发性胸闷8年,持续胸痛8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起病4周后,病人反复低热,左肺底有湿性啰音,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此时应考虑并发()
- 2.(单选题)男性,54岁。1年前日常活动后出现胸骨后疼痛,每日2~3次,近2月发作次数增多,每日5~6次,轻微活动也能诱发,发作时心电图ST段呈一过性水平压低,应诊断为()
- 3.(单选题)男,52岁。2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前出现剑突下剧烈疼痛,向胸部放射,伴憋闷、大汗,症状持续不缓解,急诊平车入院。
- 4.(单选题)男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啰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
- 5.(单选题)男,68岁。胸痛8小时,心电图示V₁~V₄导联ST段抬高0.4mV。该患者应尽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