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0岁,农民。因高热伴腰痛4天,无尿2天,于11月22日来诊。查体:体温39.6℃,血压75/55mmHg,意识清楚,颈软,球结膜充血,右上肢散在小出血点。血白细胞18.5×10⁹/L,N0.73,L0.13,异型淋巴细胞0.14。尿蛋白(++++)。血小板为6.8×10⁹/L。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患者,男性青年,农民(男性青壮年农民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易感人群),因高热伴腰痛(发热期的表现)4天,无尿(少尿期的表现)2天,于11月22日来诊。查体:体温39.6℃(发热常在39~40℃之间,正常值为36.0~37.2℃),血压75/55mmHg(血压下降为低血压休克期的表现,正常值为90~140/60~90mmHg),意识清楚,颈软,球结膜充血,右上肢散在小出血点(毛细血管损伤的表现)。血白细胞18.5×10⁹/L(白细胞升高,正常值为4~10×10⁹/L),N 0.73,L 0.13,异型淋巴细胞0.14(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为6.8×10⁹/L(血小板减少,正常值为100~300×10⁹/L),尿蛋白(++++)(肾损害的表现),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查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出血热(B对)。中毒性菌痢(P180)(A错)以2~7岁多见,成人少见,主要变现为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发病24小时内可出现痢疾样大便。败血症(P227)(C错)的主要变现为寒战、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痛,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处瘀点,膝关节等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肝脾肿大等。伤寒(P149)(D错)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207)(E错)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淤斑及脑膜刺激征。
患者,男性青年,农民(男性青壮年农民为流行性出血热的易感人群),因高热伴腰痛(发热期的表现)4天,无尿(少尿期的表现)2天,于11月22日来诊。查体:体温39.6℃(发热常在39~40℃之间,正常值为36.0~37.2℃),血压75/55mmHg(血压下降为低血压休克期的表现,正常值为90~140/60~90mmHg),意识清楚,颈软,球结膜充血,右上肢散在小出血点(毛细血管损伤的表现)。血白细胞18.5×10⁹/L(白细胞升高,正常值为4~10×10⁹/L),N 0.73,L 0.13,异型淋巴细胞0.14(出现较多的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为6.8×10⁹/L(血小板减少,正常值为100~300×10⁹/L),尿蛋白(++++)(肾损害的表现),综合患者病史、症状、体查及实验室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行性出血热(B对)。中毒性菌痢(P180)(A错)以2~7岁多见,成人少见,主要变现为毒血症、休克和中毒性脑病为主,发病24小时内可出现痢疾样大便。败血症(P227)(C错)的主要变现为寒战、高热伴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痛,躯干、四肢、口腔黏膜及眼结膜处瘀点,膝关节等大关节红肿、疼痛、活动受限,肝脾肿大等。伤寒(P149)(D错)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P207)(E错)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淤斑及脑膜刺激征。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典型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
- 2.(单选题)患者31岁。12月末发病,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腰痛4天,查体:面色潮红,结膜充血,腋下可见点状出血,化验: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0%,异淋8%,尿蛋白(+++),己确
- 3.(单选题)男,45岁。发热3天,少尿1天,于12月15日入院。查体:BP60/30mmHg,神志清,球结膜充血、水肿,双腋下有出血点,实验室检查:WBC25×10⁹/L,plt50×10⁹/L,尿蛋白(+++)
- 4.(单选题)患者,男,50岁。既往体健,查体时发现肝在右季肋下2cm,质硬、无压痛,脾可触及,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 5.(单选题)(115~118题共用题干)男,56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尿黄及眼黄1周。2个月前家中装修房子及搬家劳累。慢性乙型肝炎20年,无明显症状,未监测肝功能,未进行抗HBV治疗。查体: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