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因阵发性胸闷8年,持续胸痛8小时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0/90mmHg,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血清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梗死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可较准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本例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持续胸痛8小时,故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血清CK-MB上升(D对)。血清LDH(A错)即乳酸脱氢酶,血清GOT(AST)(B错)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两者由于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远不如CK-MB等心肌坏死标记物,目前已不再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清GPT(C错)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其升高多见于肝细胞损伤。血清肌红蛋白(E错)心肌梗死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本例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持续胸痛8小时,故此时血清肌红蛋白应该升高而不是下降。
血清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在心肌梗死起病后4小时内增高,16~24小时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可较准确的反映梗死的范围,本例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持续胸痛8小时,故此时最具特征性的实验室改变是血清CK-MB上升(D对)。血清LDH(A错)即乳酸脱氢酶,血清GOT(AST)(B错)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两者由于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远不如CK-MB等心肌坏死标记物,目前已不再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血清GPT(C错)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其升高多见于肝细胞损伤。血清肌红蛋白(E错)心肌梗死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本例患者心肌梗死发作持续胸痛8小时,故此时血清肌红蛋白应该升高而不是下降。
考点:第三篇第四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急性右心室ST段抬高心肌梗死慎用()
- 2.(单选题)男,59岁。活动后气短半年,夜间憋醒1周。既往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查体:血压110/80mmHg,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心率98次/分,心律齐。最有助于明确该患者气短原因的检查是()
- 3.(单选题)男性,50岁。因发作性胸前区疼痛1个月入院,静息心电图V₄,V₅,V₆,ST段压低>2mm,T波倒置。行冠脉造影检查各冠脉血管光滑,无狭窄血流通畅。最可能的诊断是()
- 4.(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宜溶栓治疗的情况是指同时伴有()
- 5.(单选题)男,51岁。胸骨后剧烈疼痛伴大汗淋漓4小时。血压80/40mmHg,心率134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心电图提示广泛心肌梗死。该患者最理想有效治疗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