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48岁。近一个月感口渴饮水量增至每天2000毫升。身高156厘米、体重71公斤。空腹血糖180mg/dl(10.0mmol/L)餐后血糖252mg/dl(14.0mmol/L)。系初次发现血糖高,过去无糖尿病史。按以上建议治疗三个月后空腹血糖153mg/dl(8.5mmol/L),餐后血糖225mg/dl(12.5mmol/L)。进一步治疗建议()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中年女性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糖尿病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体重指数为29.2(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²(m²),正常值为18.5~24.9,>29则提示肥胖),既往无糖尿病史,考虑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首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当生活方式干预达3个月仍不能控制血糖至理想范围时,应采取药物治疗。二甲双胍(C对)不增加体重,并可改善血脂谱、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被认为可能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因此本例患者药物治疗首选二甲双胍治疗。氯磺丙脲(A错)、格列齐特(B错)均属磺脲类降糖药,为胰岛素促泌剂,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不宜用于本例患者。阿卡波糖(D错)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本例患者空腹与餐后血糖均高,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效果不好。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尚存,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后期胰岛功能衰竭、产生并发症及急性应激时,才选择胰岛素(E错)。
中年女性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糖尿病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1.1 mmol/L,体重指数为29.2(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²(m²),正常值为18.5~24.9,>29则提示肥胖),既往无糖尿病史,考虑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首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当生活方式干预达3个月仍不能控制血糖至理想范围时,应采取药物治疗。二甲双胍(C对)不增加体重,并可改善血脂谱、增加纤溶系统活性,被认为可能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适用于肥胖患者,因此本例患者药物治疗首选二甲双胍治疗。氯磺丙脲(A错)、格列齐特(B错)均属磺脲类降糖药,为胰岛素促泌剂,有增加体重的副作用,不宜用于本例患者。阿卡波糖(D错)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餐后高血糖的治疗,本例患者空腹与餐后血糖均高,应用阿卡波糖降糖效果不好。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尚存,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后期胰岛功能衰竭、产生并发症及急性应激时,才选择胰岛素(E错)。
考点:第七篇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以下对糖尿病检验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
- 2.(单选题)双胍类降血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为()
- 3.(单选题)男,50岁。乏力、口干、多饮、多尿4个月。BP 140/94mmHg,身高168cm,体重88kg。运动和饮食控制并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6.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6mmol/L。首选的
- 4.(单选题)女性,58岁。2型糖尿病15年,长期口服格列本脲,10mg/日。查体:血压145/90mmHg,心肺和腹部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Ⅲ期。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血
- 5.(单选题)患者,女,20岁。多饮、多尿、纳差伴体重下降半年就诊。体检:身高161cm,体重 55kg,血糖 19.2mmol/L,尿酮(+)。在治疗1个月后空腹血糖为14mmol/L, 中、晚餐前血糖控制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