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65岁。排便次数增加6个月,伴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1个月来大便变细,偶有大便表面带血,自觉乏力,体重减轻4kg。该疾病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男性患者65岁,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便血,乏力,体重减轻4kg考虑诊断为直肠癌。因为肠道的血流都是回流的门静脉,然后门静脉→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心脏,故常见的转移是肝脏转移(B对)。也可由髂静脉转移至肺、骨和脑等,较肝脏少见(CDE错)。
男性患者65岁,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便血,乏力,体重减轻4kg考虑诊断为直肠癌。因为肠道的血流都是回流的门静脉,然后门静脉→肝脏→肝静脉→下腔静脉→心脏,故常见的转移是肝脏转移(B对)。也可由髂静脉转移至肺、骨和脑等,较肝脏少见(CDE错)。
考点:第三十七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68岁。间断下腹痛腹泻6个月,乏力,面色苍白2个月,査体:右下腹压痛,可触及4cm×2cm,边界欠清晰的包块,质地硬,轻压痛。Hb86g/L,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单选题)结肠癌病灶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的是()
- 3.(单选题)男,46岁。因直肠癌入院。癌肿距离肛缘5cm,大小为2cm×lcm。拟行手术治疗,患者强烈要求保留肛门。该患者适合保肛的病理依据是癌肿()
- 4.(单选题)肛诊检查触及到粘膜外条索状肿物,质地稍硬、固定,最可能是()
- 5.(单选题)男,33岁。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第10天出现发热,体温39.2℃,腹胀、恶心,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曾排便4次,为黏液样便。诊断明确后,除抗感染和支持疗法外,以下处理措施应首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