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17岁,水肿1周,辅助检查:尿蛋白(+++),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1/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7.6g,血肌酐76umol/L,肾穿刺提示微小病变型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男,17岁,水肿1周,辅助检查:尿蛋白(+++),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1/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7.6g,血肌酐76umol/L,肾穿刺提示微小病变型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功能紊乱(C对)导致细胞免疫失调,滤过膜损伤,进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补体C3异常(A错)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复合物沉积(B错)所导致的肾炎是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病变。肾小球微血栓形成(D错)可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基底膜抗体形成(E错)多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Ⅰ型。
男,17岁,水肿1周,辅助检查:尿蛋白(+++),尿沉渣镜检:红细胞0〜1/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7.6g,血肌酐76umol/L,肾穿刺提示微小病变型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为T细胞功能紊乱(C对)导致细胞免疫失调,滤过膜损伤,进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补体C3异常(A错)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免疫复合物沉积(B错)所导致的肾炎是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免疫性病变。肾小球微血栓形成(D错)可见于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基底膜抗体形成(E错)多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Ⅰ型。
考点:第五篇第四章肾病综合症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19岁。初发肾病综合征,应用泼尼松60mg/d治疗8周,水肿无明显好转,复査尿蛋白仍大于3.5g/d,肾活检提示微小病变型肾病。下一步最适宜的治疗是()
- 2.(单选题)引起老年人继发性膜性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 3.(单选题)(125~126题共用题干)男,48岁。双下肢水肿2个月,既往体健,查体:BP 140/90mmHg,血Alb 27g/L,Scr 92μmol/L,尿蛋白(+++),尿潜血(-)。肾活检检示:基底膜
- 4.(单选题)女,68岁。双下肢及颜面水肿1周,尿蛋白8.8g/24h。肾活检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对其主要治疗应是()
- 5.(单选题)男性,35岁。双下肢水肿2周,查体:血压130/80mmHg,双下肢轻度凹陷。尿常规:蛋白(+++),红细胞(++),Crl221umol/L,血浆白蛋白28g/L。为明确诊断不需要的检查项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