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50岁。活动后胸闷1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4天。查体:BP130/80mmHg,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余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该患者突发心悸,伴胸闷、喘憋。查体:BP70/40Hg,心率16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答案解析
答案:E
解析:
患者中年女性,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左心衰竭),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特征性的杂音),考虑诊断为二尖瓣狭窄。患者现突发心悸,伴胸闷、喘憋,查体:BP70/40mmHg(正常值90~139/60~89,血压严重偏低,提示有休克症状),心率16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房颤典型体征),对于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且出现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同步直流电复律(E对)。置入临时起搏器(A错)多用于窦房结病变或重度传导阻滞导致心室率偏慢而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P185)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206)等。毛花苷丙(B错)可降低房颤的心室率,但一般用于无休克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胺碘酮(P190)(C错)在房颤患者的治疗中一般用于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并不能降低患者快速的心室率。非同步直流电复律(P213)(D错)临床上用于室颤,此时已无心动周期,也无QRS波,应即刻于任何时间放电。
患者中年女性,活动后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左心衰竭),心尖区舒张中晚期低调的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特征性的杂音),考虑诊断为二尖瓣狭窄。患者现突发心悸,伴胸闷、喘憋,查体:BP70/40mmHg(正常值90~139/60~89,血压严重偏低,提示有休克症状),心率160次/分(正常值60~10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房颤典型体征),对于二尖瓣狭窄伴房颤且出现休克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同步直流电复律(E对)。置入临时起搏器(A错)多用于窦房结病变或重度传导阻滞导致心室率偏慢而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的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P185)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206)等。毛花苷丙(B错)可降低房颤的心室率,但一般用于无休克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患者。胺碘酮(P190)(C错)在房颤患者的治疗中一般用于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并不能降低患者快速的心室率。非同步直流电复律(P213)(D错)临床上用于室颤,此时已无心动周期,也无QRS波,应即刻于任何时间放电。
考点:第三篇第三章心律失常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68岁。1年前于坐位早餐时无明显诱因突感心悸,随之意识丧失跌倒,数分钟后意识恢复。无大汗、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和大小便失禁。1年来反复发作上述症状3次,发作与体位和运动无关。查体:BP130/70m
- 2.(单选题)女,42岁,阵发性心悸3年,无心跳间歇感。发作时按摩颈动脉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3.(单选题)男,42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半年余。现口服地高辛0.25mg/天,活动后心悸。心电图示:心室率约130次/分。控制心律失常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 4.(单选题)转复前需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是指其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 5.(单选题)男,60岁。突发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心电波形、振幅与频率均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段与T波。该患者应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