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8岁。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X线检查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无包壳形成。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予()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患者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慢性骨髓炎典型表现),X线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慢性骨髓炎典型影像学表现表现),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慢性骨髓炎。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考虑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死骨摘除术(B错),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C对)。病灶刮除植骨(A错)仅在慢性炎症期可行,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无效腔。由于患者尚无骨性包壳形成,所以不应进行死骨摘除术(B错),以免造成长段骨缺损。穿刺抽脓(D错)有导致新窦道形成的风险。抗结核药物(E错)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而慢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故无需使用。
患者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慢性骨髓炎典型表现),X线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慢性骨髓炎典型影像学表现表现),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慢性骨髓炎。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考虑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死骨摘除术(B错),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C对)。病灶刮除植骨(A错)仅在慢性炎症期可行,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无效腔。由于患者尚无骨性包壳形成,所以不应进行死骨摘除术(B错),以免造成长段骨缺损。穿刺抽脓(D错)有导致新窦道形成的风险。抗结核药物(E错)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而慢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故无需使用。
考点: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孩,10岁。左膝外伤后当晚出现寒战、高热,短暂谵妄。查体:T39.6℃,左膝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WBC14.0×10⁹/L,N 0.85,ESR75mm/h。X线检查未见
- 2.(单选题)慢性骨髓炎的表现是()
- 3.(单选题)男孩,8岁。高热伴右下肢剧痛不能活动2天。査体:T39.4℃,P135次/分,精神不振,右胫骨上端微肿,有深压痛,白细胞26×l0⁹/L,血沉80mm/h,X线检査未见明显异常,核素扫描显示右胫骨上端
- 4.(单选题)男孩,12岁,诊断为左胫骨近端骨髓炎,经局部引流后症状好转,但目前局部仍有窦道流脓。X线检查显示有大块死骨及新生骨,有包壳形成。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是()
- 5.(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