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8岁。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X线检查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无包壳形成。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给予()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患者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慢性骨髓炎典型表现),X线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慢性骨髓炎典型影像学表现表现),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慢性骨髓炎。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考虑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死骨摘除术(B错),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C对)。病灶刮除植骨(A错)仅在慢性炎症期可行,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无效腔。由于患者尚无骨性包壳形成,所以不应进行死骨摘除术(B错),以免造成长段骨缺损。穿刺抽脓(D错)有导致新窦道形成的风险。抗结核药物(E错)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而慢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故无需使用。
患者左侧小腿上段皮肤窦道反复流脓,排出碎骨块3年(慢性骨髓炎典型表现),X线示左胫骨上端增粗,见死骨,周围有新生骨(慢性骨髓炎典型影像学表现表现),结合患者病史、症状及影像学表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慢性骨髓炎。近2日发热,局部红肿、剧痛、有波动感,考虑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时不宜作病灶死骨摘除术(B错),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积脓时宜切开引流(C对)。病灶刮除植骨(A错)仅在慢性炎症期可行,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无效腔。由于患者尚无骨性包壳形成,所以不应进行死骨摘除术(B错),以免造成长段骨缺损。穿刺抽脓(D错)有导致新窦道形成的风险。抗结核药物(E错)用于治疗结核杆菌感染,而慢性骨髓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故无需使用。
考点:第六十八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8岁男孩,左膝肿痛,急骤加剧,活动剧痛,伴有高热。检查左膝关节明显红、肿、热及压痛。X线片示关节间隙增宽,其诊断首先考虑()
- 2.(单选题)女,9岁,5天前突然右髋疼痛,并有高热。体温39.5℃,脉搏110次/分,白细胞22×10⁹/L,中性98%,血沉30mm/第一小时末。右髋关节肿胀,不敢活动,考虑为()
- 3.(单选题)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好发年龄应该是()
- 4.(单选题)5岁男孩,突发寒战,体温39℃,右膝部疼痛剧烈,不敢活动,局部无明显肿胀。应首先考虑的是()
- 5.(单选题)男孩,4岁,跑跳后左膝痛1周,未经诊治,1天前疼痛加重,伴发热,呕吐。查体:T39.6℃,P160次/分。左膝强迫微屈位,局部压痛(+),肿胀不明显。实验室检查:血WBC25×109/L,N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