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所致顽固性低氧血症的最主要机制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特征是炎症导致的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其病理生理的主要改变是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弥散功能障碍(B错)也是ARDS发生呼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机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A错)可发生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病变等疾病。呼衰发生呼吸困难,进而引起呼吸功增加,因此呼吸功增加(E错)是呼衰的结果,而不是呼衰的机制。分流率增加(D)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都是引起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根据第七版内科学观点,广泛肺不张和残气量降低使肺容量明显降低,而此时死腔通气量增加,在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情况下,静脉血得不到充分的氧合,致肺内分流量增加,导致低氧血症,所以分流率增加是主要原因(D对)。但第八版内科学没有提到该知识点,已删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指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和进而发展的急性呼吸衰竭。主要病理特征是炎症导致的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腔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其病理生理的主要改变是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呼吸衰竭。弥散功能障碍(B错)也是ARDS发生呼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机制。限制性通气功能障(A错)可发生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疾病、胸廓病变等疾病。呼衰发生呼吸困难,进而引起呼吸功增加,因此呼吸功增加(E错)是呼衰的结果,而不是呼衰的机制。分流率增加(D)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都是引起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根据第七版内科学观点,广泛肺不张和残气量降低使肺容量明显降低,而此时死腔通气量增加,在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情况下,静脉血得不到充分的氧合,致肺内分流量增加,导致低氧血症,所以分流率增加是主要原因(D对)。但第八版内科学没有提到该知识点,已删除。
考点:第二篇第十四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51岁,重症肺炎患者,入院后次日病情加重,突发持续性呼吸急促,发绀,伴烦躁,呼吸频率38次/分,心率108次/分,律齐,两肺可闻及湿啰音。血气分析:pH7.34,PaO₂50mmHg,PaCO₂3
- 2.(单选题)男,50岁。急性胰腺炎胆囊造瘘,胰腺引流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输液及积极抗感染治疗,吸入高浓度纯氧。动脉血气分析:pH7.48,PaO₂ 53mmHg,PaCO₂ 34mmHg。胸片显示双肺广泛大片状
- 3.(单选题)男,40岁。1小时前游泳时溺水送来急诊。查体:P120次/分,R34次/分,BP90/60mmHg,神志尚清,烦躁不安,口唇发绀,两肺可闻及广泛湿性啰音,动脉血气分析(FiO2=50%);pH7.52
- 4.(单选题)男,47岁。因腹痛4小时于急诊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禁食补液及抗感染治疗。2天后患者逐渐感觉气短。查体:T38.3℃,R31次/分,BP110/75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96次/
- 5.(单选题)男,34岁。四肢广泛挤压伤后3小时急诊入院。查体:血压85/65mmHg,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40次/分。血气分析(未吸氧):PaO₂ 50mmHg,PaCO₂ 3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