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48岁。发现乙肝肝硬化10年。对该患者动态监测的血清学指标最主要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患者乙肝肝硬化10年,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为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为反复长期的肝损伤使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及异常分布,从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引起进行性的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症,最终引起肝硬化。血清PⅢP能可靠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和活动性及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是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良好指标,但该患者已经肝硬化10年,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意义已经不大,要注意向肝癌发展的可能,所以AFP更有意义(A对D错)。AFP为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胆红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功能,但不是首选(BC错)。HbsAg阳性是感染乙肝的标志,该患者已诊断为乙肝肝硬化10年,所以(E错)。
患者乙肝肝硬化10年,肝硬化的病理基础为肝纤维化,发生机制为反复长期的肝损伤使细胞外基质过量沉积及异常分布,从而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引起进行性的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症,最终引起肝硬化。血清PⅢP能可靠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和活动性及肝脏的组织学改变,是诊断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良好指标,但该患者已经肝硬化10年,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意义已经不大,要注意向肝癌发展的可能,所以AFP更有意义(A对D错)。AFP为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胆红素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功能,但不是首选(BC错)。HbsAg阳性是感染乙肝的标志,该患者已诊断为乙肝肝硬化10年,所以(E错)。
考点:第四篇第十五章肝硬化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35岁,诊断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一周来出现轻微腹痛,腹水增多。查体:T38.5℃,腹水常规:测黄色,比重为1.016,蛋白25g/L,白细胞500×10⁶/L,中性粒细胞0.85,最可能的并发症
- 2.(单选题)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3.(单选题)男,40岁。腹胀、腹部持续性隐痛、发热一周。“肝炎”史12年,近4年来乏力纳差,面色晦暗,间断性齿龈出血。查体:腹部膨隆,无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为明确诊断
- 4.(单选题)肝硬化特征性病理表现是()
- 5.(单选题)男,58岁。反复腹胀、尿少3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腹围明显增加2周。乙型肝炎病史15年。腹部查体中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