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患儿,男,15岁。咳嗽发热3天,双肺闻及散在的细湿啰音及广泛呼吸时哮鸣音,血常规: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60%,胸片正位片:两下肺散在斑片状影,诊断最可能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患儿,男,15岁。咳嗽发热3天,双肺闻及散在的细湿啰音及广泛呼吸时哮鸣音等表现提示可能为肺炎,而血常规: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60%提示炎症较轻,可能为病毒性支气管肺炎,胸片正位片:两下肺散在斑片状影则高度提示该患儿为支气管肺炎(B对),该病诊断较为简单那,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气促的症状,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和(或)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合胞病毒肺炎(P284)(A错)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儿童,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憋喘、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及三凹征。肺部听诊多有中、细湿啰音。X线表现为两肺可有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支原体肺炎(P286)(C错)的患儿咳嗽为本病的突出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不一致为重要特点,X线检查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为肺部X线改变可为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腺病毒肺炎(P284)(D错)多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较晚、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病灶吸收较慢,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P285)(E错)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多呈弛张热型,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咳嗽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早,两肺可有散在中、细湿啰音,发生脓胸、脓气胸等,X线检查可有小片状影,病变发展迅速,甚至数小时内可出现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等,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
患儿,男,15岁。咳嗽发热3天,双肺闻及散在的细湿啰音及广泛呼吸时哮鸣音等表现提示可能为肺炎,而血常规: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60%提示炎症较轻,可能为病毒性支气管肺炎,胸片正位片:两下肺散在斑片状影则高度提示该患儿为支气管肺炎(B对),该病诊断较为简单那,一般有发热、咳嗽、呼吸气促的症状,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和(或)胸部影像学有肺炎的改变均可诊断为支气管肺炎。而合胞病毒肺炎(P284)(A错)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的儿童,临床上轻症患者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不重;中、重症有较明显的呼吸困难、憋喘、口唇发绀、鼻翼煽动及三凹征。肺部听诊多有中、细湿啰音。X线表现为两肺可有小点片状、斑片状阴影,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支原体肺炎(P286)(C错)的患儿咳嗽为本病的突出症状,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体征与剧咳及发热等临床症状不一致为重要特点,X线检查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为肺部X线改变可为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似大叶性肺炎改变,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腺病毒肺炎(P284)(D错)多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高热持续时间长、中毒症状重、啰音出现较晚、X线改变较肺部体征出现早,可有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或融合成大病灶,病灶吸收较慢,易合并心肌炎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P285)(E错)起病急、病情严重、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热多呈弛张热型,患儿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咳嗽等,肺部体征出现较早,两肺可有散在中、细湿啰音,发生脓胸、脓气胸等,X线检查可有小片状影,病变发展迅速,甚至数小时内可出现小脓肿、肺大疱或胸腔积液等,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伴核左移并有中毒颗粒,故该患儿不考虑此病。
考点:第十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101~103题共用题干)男孩,1岁半。发热伴咳嗽5天,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曾予青霉素治疗3天,查体:T 39℃,嗜睡,精神反应差,躯干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血WBC
- 2.(单选题)男孩,1岁。发热伴咳嗽3天,食欲差。偶有呕吐,嗜睡,抽搐2次,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心率110次/分,呼吸56次/分,肝肋下lcm,白细胞4×10⁹/L。还伴有凹陷性水肿,查血钠120mmol/L。可
- 3.(单选题)关于新生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4.(单选题)2岁女孩,突发喘息1天。查体:体温正常,稍气促,两肺广布哮鸣音。母有哮喘史。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肺部哮鸣音逐渐消失,按评分法该患儿评分是()
- 5.(单选题)男孩,6岁。咳嗽伴喘息1天,无发热。既往有反复喘息发作4~5次。其外祖父患有支气管哮喘。查体:呼吸急促,可见轻度三凹征,呼气相延长,双肺满布哮鸣音。目前应首选的治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