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28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2小时,枕右前位,胎心良好。骨盆外测量正,B超测胎头双顶径9.3cm ,羊水平段3.8cm。若宫口开全,宫缩减弱,肛查发现盆腔后部空虚,S=+4 阴道检查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此时的处理方法应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初孕妇,妊娠39周(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为足月产),规律宫缩2小时(已进入第一产程),枕右前位(正常胎方位为枕左前和枕右前),胎心良好(正常胎心为110~16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B超测胎头双顶径9.3cm(妊娠足月时胎头双顶径平均约9.3cm),羊水平段3.8cm(羊水平段的正常值为>2cm~<8cm)。此时宫口全开,表明产妇已进入第二产程。宫缩减弱(子宫收缩乏力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横)位),肛查发现盆腔后部空虚(枕后位时肛查盆腔后部空虚),阴道检查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枕后右位时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综合以上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诊断胎方位为枕后右位,S=+4表明胎头已下降至坐骨棘平面下4cm,此时的处理应为会阴侧切,转正胎头,产钳助娩(B对)。只有当胎头位置较高,疑有头盆不称才行剖宫产术(A错)(P199)。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经阴道自娩(C错)、静注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同时肌注哌替啶(杜冷丁)(E错)只适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P199)。吸氧同时,静注地西泮(安定)(D错)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由于患者已进入第二产程(宫口已全开),因此不考虑静注地西泮(P189)。
初孕妇,妊娠39周(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期间分娩,为足月产),规律宫缩2小时(已进入第一产程),枕右前位(正常胎方位为枕左前和枕右前),胎心良好(正常胎心为110~160次/分)。骨盆外测量正常,B超测胎头双顶径9.3cm(妊娠足月时胎头双顶径平均约9.3cm),羊水平段3.8cm(羊水平段的正常值为>2cm~<8cm)。此时宫口全开,表明产妇已进入第二产程。宫缩减弱(子宫收缩乏力容易造成持续性枕后(横)位),肛查发现盆腔后部空虚(枕后位时肛查盆腔后部空虚),阴道检查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枕后右位时胎头前囟在骨盆左前方),综合以上的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诊断胎方位为枕后右位,S=+4表明胎头已下降至坐骨棘平面下4cm,此时的处理应为会阴侧切,转正胎头,产钳助娩(B对)。只有当胎头位置较高,疑有头盆不称才行剖宫产术(A错)(P199)。静脉滴注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经阴道自娩(C错)、静注葡萄糖液内加维生素C同时肌注哌替啶(杜冷丁)(E错)只适用于第一产程潜伏期(P199)。吸氧同时,静注地西泮(安定)(D错)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由于患者已进入第二产程(宫口已全开),因此不考虑静注地西泮(P189)。
考点:第十六章异常分娩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27岁初产妇,妊娠40周。阵发性腹痛10小时,宫缩10~15分钟1次,一次持续30秒,宫口开大2cm。此时的处理原则应是()
- 2.(单选题)26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3小时,胎心136次/分。为估计头盆关系,检查头盆相称程度,结果如图示(暂无图)。这一结果不会出现的项目是()
- 3.(单选题)测得初孕妇坐骨结节间径7cm,出口后矢状径7cm。现妊娠39周,估计胎儿约3200g,宫缩正常,宫口开大2.5cm。正确的分娩方式应为()
- 4.(单选题)初产妇,29岁。妊娠41周,枕右前位,骨盆测量正常,宫口开全1小时,胎心88次/分,胎头S+3。在吸氧同时,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 5.(单选题)女,24岁。足月妊娠临产10小时,宫口扩张2cm,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孕妇烦躁不安,疼痛喊叫,宫缩频率高,子宫下段收缩最强。患者初步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