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14岁。右大腿深部巨大血管瘤,术后情况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活动6分钟后,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应考虑()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P518)。该患者右大腿深部巨大血管瘤(静脉损伤)、行手术治疗(血液高凝状态)、术后卧床(血流缓慢),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拆线后下床活动,静脉血栓可脱落并随血液运动到肺动脉堵塞,造成血液阻塞、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进而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和心脏衰竭,甚至造成死亡(D对C错)。青年男性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故不考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AB错)。脂肪栓塞的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八版病理学P55),临床表现上,多在损伤后1-3天内出现突然发性作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八版病理学P56),该患者拆线后下床活动(下肢拆线时间为术后10~12天),无形成脂肪栓子的条件(E错)。
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P518)。该患者右大腿深部巨大血管瘤(静脉损伤)、行手术治疗(血液高凝状态)、术后卧床(血流缓慢),存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拆线后下床活动,静脉血栓可脱落并随血液运动到肺动脉堵塞,造成血液阻塞、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进而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和心脏衰竭,甚至造成死亡(D对C错)。青年男性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故不考虑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AB错)。脂肪栓塞的栓子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八版病理学P55),临床表现上,多在损伤后1-3天内出现突然发性作的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八版病理学P56),该患者拆线后下床活动(下肢拆线时间为术后10~12天),无形成脂肪栓子的条件(E错)。
考点:第四十五章周围血管与淋巴管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5p”,不包括()
- 2.(单选题)周围血管疾病用测定双侧肢体皮肤温差的方法判断动脉血流减少情况,温度相差至少应大于()
- 3.(单选题)男,42岁。左下肢疼痛,行走后加重3年。早期常感患肢麻木,行走后疼痛,短暂休息可缓解,近来疼痛日益加重。吸烟20余年。查体T36.3℃,BP100/70mmHg。最可能的诊断是()
- 4.(单选题)男性,35岁。稍长距离步行后感右小腿疼痛,肌肉抽搐而跛行,稍休息后症状消失,平时感右足发凉,怕冷,有麻木感。右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应考虑()
- 5.(单选题)男,55岁。左下肢麻木胀痛3年,间歇性跛行1年,左下肢疼痛逐渐加重,夜间疼痛更甚。吸烟史30年。查体:屈膝位,左小腿皮温较对侧降低,左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对该患者有助于诊断的实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