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的肿瘤标志物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大肠癌病人的血清CEA(B对)水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预测大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对于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甲胎蛋白AFP(A错)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糖类抗原l9-9(CAl9-9)(C错)是消化道癌相关抗原,增高尤见于胰腺癌。CA125(D错)主要用于卵巢癌的检测。碱性磷酸酶AKP(E错)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临床上测定AK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大肠癌病人的血清CEA(B对)水平与肿瘤分期呈正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预测大肠癌的预后和监测复发,对于大肠癌诊断和术后监测最有意义。甲胎蛋白AFP(A错)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糖类抗原l9-9(CAl9-9)(C错)是消化道癌相关抗原,增高尤见于胰腺癌。CA125(D错)主要用于卵巢癌的检测。碱性磷酸酶AKP(E错)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临床上测定AK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考点:第三十七章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65岁,低热伴右侧腹痛不适半年。查体:贫血貌,右侧中腹部扪及6cm×4cm质硬肿块,可推动,压痛不明显。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单选题)女,30岁。肛周疼痛3天,排便时加重。查体:肛门左侧局部压痛,有波动感。血WBC 11.9x10⁹/L。首选的治疗方式是()
- 3.(单选题)男,33岁。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第10天出现发热,体温39.2℃,腹胀、恶心,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曾排便4次,为黏液样便。诊断明确后,除抗感染和支持疗法外,以下处理措施应首选的是()
- 4.(单选题)男,50岁。右下腹隐痛伴低热、贫血4个月。下消化道X线钡剂制造影示回盲部有充盈缺损,升结肠起始部肠腔狭窄。血CEA明显增高。下列手术治疗术式最合理的是()
- 5.(单选题)男性,45岁。右下腹隐痛4个月,近2个月来乏力、消瘦,常有低热,查体:结膜苍白,右侧腹部5cm×3cm肿块。化验:血红蛋白95g/L。若检查诊断为升结肠癌,最佳手术方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