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血糖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和蔗糖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吸收缓慢,而使餐后血糖降低。未被吸收的淀粉、蔗糖等则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被分解,产气增多,引起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胀和腹泻(B对)。单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症(A错)。下肢浮肿(C错)为胰岛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D错)为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E错)的为格列酮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降血糖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和蔗糖等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吸收缓慢,而使餐后血糖降低。未被吸收的淀粉、蔗糖等则在肠道细菌作用下被分解,产气增多,引起胃肠道症状,表现为腹胀和腹泻(B对)。单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一般不引起低血糖症(A错)。下肢浮肿(C错)为胰岛素的常见不良反应。乳酸性酸中毒(D错)为双胍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充血性心力衰竭(E错)的为格列酮类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
考点:第七篇第二十一章糖尿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较有意义的检查是()
- 2.(单选题)男,50岁。多饮、多尿、体重减轻1个月后,颈后痛2周。查体:T 38.6℃,BMI 27.5kg/m²,神志清楚,颈后4cm✕3cm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空腹血糖9.2mmol/L,尿糖(++),尿
- 3.(单选题)男,59岁。2型糖尿病12年。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6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6%。3年前眼底检查可见微血管瘤和出血,近2月来视力明显减退,眼底检查可见新生血管和玻璃
- 4.(单选题)男,40岁,患糖尿病10余年,尿蛋白阴性,近1个月感下腹部胀,排尿不畅伴尿失禁。B超声显示“膀胱扩大,尿潴留”。其原因应考虑()
- 5.(单选题)男,70岁,软弱无力,进食减少,口渴、多尿2周,近2天嗜睡。急诊检查:BP70/50mmHg,神志朦胧,皮肤干燥失水,呼吸34次/分,心率108次/分,尿糖(++++),尿酮(±)。既往无糖尿病史。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