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其主要传播途径属于虫媒传播(P7)(C对),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症伤寒等疾病也可通过虫媒传播。消化道传播(A错)是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输血传播(B错)属于血液、体液传播,是人疟原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呼吸道传播(D错)的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直接接触传播(E错)是钩端螺旋体、钩虫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
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其主要传播途径属于虫媒传播(P7)(C对),疟疾、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症伤寒等疾病也可通过虫媒传播。消化道传播(A错)是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输血传播(B错)属于血液、体液传播,是人疟原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IV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呼吸道传播(D错)的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直接接触传播(E错)是钩端螺旋体、钩虫等病原体的传播途径(P7)。
考点: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23岁男性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⁹/L,异型淋巴10%,PLT48
- 2.(单选题)男性,39岁农民,持续发热10天,体温呈稽留热。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6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外周血WBC 1.4×10⁹/L,中性粒细胞0.44,淋巴细胞
- 3.(单选题)(115~118题共用题干)男,56岁。乏力、食欲减退1个月,症状逐渐加重、尿黄及眼黄1周。2个月前家中装修房子及搬家劳累。慢性乙型肝炎20年,无明显症状,未监测肝功能,未进行抗HBV治疗。查体:慢性
- 4.(单选题)男,14岁。发热5天,伴乏力、纳差、恶心、尿黄1天。有不洁饮食史。査体:T38℃,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触叩痛(+),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8.5×10⁹/L,N0.54,L0.46
- 5.(单选题)男,35岁,农民。发热5天,尿少1天。查体:体温37.5℃,面部潮红,结膜充血水肿,腋下可见数个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19×109/L。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