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性,30岁,发热10天,高达39.6℃,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曾按“感冒”治疗,无好转。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脉搏64次/分,肝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血白细胞计数3.2×10⁹/L,中性粒细胞0.67,淋巴细胞0.33,胸片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30岁男性患者,发热10天,高达39.6℃,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伤寒初期临床表现),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伤寒面容),脉搏64次/分(相对缓脉),肝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脾大)。血白细胞计数3.2×10⁹/L(成人正常参考值4~10×10⁹/L)减少,中性粒细胞0.67(成人正常参考值0.5~0.7),淋巴细胞0.33(正常值0.2~0.4),胸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D对),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A错)是一种由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见,发热以中低度热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皮疹,有典型的脸颊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口腔和鼻粘膜痛性溃疡常见,多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痛,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以及其他各系统受累表现(八版内科学P815)。淋巴瘤(B错)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和肿瘤分型有关,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八版内科学P593)。恶性组织细胞病(C错)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败血症(E错)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临床特点各不相同(P225)。
30岁男性患者,发热10天,高达39.6℃,伴头痛,无咳嗽,无呕吐腹泻(伤寒初期临床表现),体检:贫血貌,表情淡漠(伤寒面容),脉搏64次/分(相对缓脉),肝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及,脾肋下刚触及(脾大)。血白细胞计数3.2×10⁹/L(成人正常参考值4~10×10⁹/L)减少,中性粒细胞0.67(成人正常参考值0.5~0.7),淋巴细胞0.33(正常值0.2~0.4),胸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D对),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A错)是一种由多系统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见,发热以中低度热为常见,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皮疹,有典型的脸颊蝶形红斑、盘状红斑等,口腔和鼻粘膜痛性溃疡常见,多出现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痛,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以及其他各系统受累表现(八版内科学P815)。淋巴瘤(B错)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和肿瘤分型有关,可分为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临床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最为典型,肝脾常肿大,晚期有恶病质、发热及贫血(八版内科学P593)。恶性组织细胞病(C错)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败血症(E错)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临床特点各不相同(P225)。
考点:第四章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诊断中,不强调的是()
- 2.(单选题)男性,30岁,农民。既往体健。7月2日来诊,腹泻2天,为水样便带少量粘液,量多,日十余次,相继呕吐数次。无发热、无腹痛。腓肠肌痉挛。体检:体温36.8℃,神志清,皮肤弹性差,脉细速,血压70/30mm
- 3.(单选题)做PPD试验后观察结果的时间为()
- 4.(单选题)女,30岁,持续发热10天。体检:精神萎靡,反应淡漠,体温39.5℃,心率70次/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2cm。化验:WBC1.4×l0⁹/L,N60%,L40%,肥达氏反应01:80(+),H1:
- 5.(单选题)男,41岁。腹泻1天。1天前进食海产品后出现腹泻。大便30余次,为米泔样便。查体:P 110次/分,BP 80/50mmHg,皮肤干燥,弹性稍差,眼窝凹陷。血常规:Hb 162g/L,WBC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