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孩,3岁半。发热2周,头痛、呕吐1周,惊厥1次。查体:颈抵抗(+),双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脑脊液检查:WBC265×106/L,单核0.76,多核0.24,蛋白1.5g/L,糖1.2mmol/L,氯化物92mmol/L。目前最适宜的治疗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男孩3岁半,发热2周,头痛、呕吐1周,惊厥1次(颅内压增高表现)。颈抵抗(+),双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WBC265×106/L(儿童正常值0~15×106/L),单核0.76(增高),多核0.24,蛋白1.5g/L(增高),糖1.2mmol/L(降低),氯化物92mmol/L(降低)符合结核性脑脊液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首选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B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为抗生素,不用于结核的治疗(A错)。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不是抗结核的治疗措施(C错)。阿昔洛韦为抗病毒药物,对结核治疗无效(D错)。泼尼松龙是抗结核的辅助治疗,不是最主要的治疗(E错)。
男孩3岁半,发热2周,头痛、呕吐1周,惊厥1次(颅内压增高表现)。颈抵抗(+),双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WBC265×106/L(儿童正常值0~15×106/L),单核0.76(增高),多核0.24,蛋白1.5g/L(增高),糖1.2mmol/L(降低),氯化物92mmol/L(降低)符合结核性脑脊液的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治疗首选四联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B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为抗生素,不用于结核的治疗(A错)。丙种球蛋白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不是抗结核的治疗措施(C错)。阿昔洛韦为抗病毒药物,对结核治疗无效(D错)。泼尼松龙是抗结核的辅助治疗,不是最主要的治疗(E错)。
考点:第十章感染性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120~122题共用题干)女孩,7岁。发热伴腹痛半天,抽搐1次,呕吐2次。查体:T 40℃,BP 60/3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呼吸急促,心率快,腹平软,脐周压痛,肠鸣音活跃。脑膜刺激征阴
- 2.(单选题)女婴,10天。拒乳4天。查体:周身皮肤明显黄染,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前囟平软。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3.(单选题)某幼儿园发现一麻疹患儿。为了控制麻疹进一步蔓延,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 4.(单选题)女孩,5岁。发热,体温38℃,发热1天后出疹,从面部开始,24小时皮疹遍布全身,72小时皮疹消退,枕后、耳后淋巴结肿大。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脊髄灰质炎疫苗初种的年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