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73岁。3年前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右手静止性震颤,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复方左旋多巴治疗后病情稳定。近半年出现白天药效维持时间短缩,震颤明显。患者有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病史。对该患者,最适当的处理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患者诊断为帕金森病,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3年后,出现白天药效维持时间短缩,震颤明显,为左旋多巴的“剂末效应”,最适当的处理是增加复方左旋多巴剂量或次数( C对)。苯甲托品(8版药理P136)(D错)、苯海索(8版药理P135)(E错)为抗胆碱能药物,对不能接受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者,可用本药,但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可能加重患者排尿困难。金刚烷胺(8版药理P135)(B错)可加强多巴胺功能,但作用持续时间短,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且亦有抗胆碱作用,不宜选用。虽然加用DR激动剂也可缓解症状,但麦角类DR激动剂会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肺胸膜纤维化,现已不主张使用,其中培高利特(A错)国内已停用。
患者诊断为帕金森病,用复方左旋多巴治疗3年后,出现白天药效维持时间短缩,震颤明显,为左旋多巴的“剂末效应”,最适当的处理是增加复方左旋多巴剂量或次数( C对)。苯甲托品(8版药理P136)(D错)、苯海索(8版药理P135)(E错)为抗胆碱能药物,对不能接受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药者,可用本药,但前列腺肥大者禁用,可能加重患者排尿困难。金刚烷胺(8版药理P135)(B错)可加强多巴胺功能,但作用持续时间短,连用6~8周后疗效逐渐减弱,且亦有抗胆碱作用,不宜选用。虽然加用DR激动剂也可缓解症状,但麦角类DR激动剂会导致心脏瓣膜病变和肺胸膜纤维化,现已不主张使用,其中培高利特(A错)国内已停用。
考点:第十二章运动障碍性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70岁震颤麻痹患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 2.(单选题)椎体外系损害常见的症状是()
- 3.(单选题)帕金森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
- 4.(单选题)男,69岁,动作缓慢、走路前倾小步2年,伴手部震颤。查体:对答切题,面具脸,四肢肌力增高。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帕金森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