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42岁。发热2个月,体温38℃左右,发现左腹股沟可触及5cm✕5cm质软肿物,按压痛。B超显示其为低回声。腰椎正位片示腰大肌阴影增宽,L1、L2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首先应考虑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中年女性,低热2个月(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结核),腰椎(L1、L2)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椎间隙狭窄常见于成人边缘型椎体结核,腰椎为好发部位),腰椎正位片示腰大肌阴影增宽(提示椎体破坏后有寒性脓肿的形成,腰大肌阴影增宽系下胸椎及腰椎病变所致的椎旁脓肿穿破骨膜后,聚集在腰大肌鞘内所致),可以诊断为腰椎结核(B对)。骨髓炎(A错)常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在长骨干骺端,以胫骨上端多见,不累及腰椎,不出现椎间隙狭窄等表现(P758)。骨巨细胞瘤(C错)好发于20~40岁,女性略多,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典型的X线特征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破坏,呈肥皂泡样改变(P798)。转移性骨肿瘤(D错)常见于中老年病人,好发部位为躯干骨,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X线可表现为骨质破坏,但椎间隙一般正常(P801)。类风湿关节炎(E错)多发生在20-45岁,女性多见,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颈椎可受累,腰椎极少受累(P789)。
中年女性,低热2个月(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结核),腰椎(L1、L2)椎体边缘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椎间隙狭窄常见于成人边缘型椎体结核,腰椎为好发部位),腰椎正位片示腰大肌阴影增宽(提示椎体破坏后有寒性脓肿的形成,腰大肌阴影增宽系下胸椎及腰椎病变所致的椎旁脓肿穿破骨膜后,聚集在腰大肌鞘内所致),可以诊断为腰椎结核(B对)。骨髓炎(A错)常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常发生在长骨干骺端,以胫骨上端多见,不累及腰椎,不出现椎间隙狭窄等表现(P758)。骨巨细胞瘤(C错)好发于20~40岁,女性略多,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典型的X线特征为骨端偏心位、溶骨性、囊性破坏而无骨膜破坏,呈肥皂泡样改变(P798)。转移性骨肿瘤(D错)常见于中老年病人,好发部位为躯干骨,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X线可表现为骨质破坏,但椎间隙一般正常(P801)。类风湿关节炎(E错)多发生在20-45岁,女性多见,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颈椎可受累,腰椎极少受累(P789)。
考点:第六十九章骨与关节结核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38岁。低热2个月,左大腿根部肿物10天。查体:左腹股沟处可触及5cm×5cm质软圆形肿物,轻度压痛。B超显示为低回声肿物。腰椎X线片上见腰大肌阴影增宽,L₂、L₃椎体边缘骨质破坏,L₂~L₃椎间
- 2.(单选题)关于脊柱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3.(单选题)男,35岁。腰背部疼痛3个月,伴有乏力、盗汗。查体: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X线显示L₂₋₃椎间隙狭窄,腰大肌影增宽。最适宜的治疗方法是()
- 4.(单选题)8岁男孩。左髋部肿痛,跛行,伴低热、盗汗、食欲不振3周。查体:体温37.6℃,左髋部活动受限,Thomas征阳性。髋关节X线片见关节间隙略窄,边缘性骨破坏。其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 5.(单选题)骨与关节结核发病率最高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