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41岁。上腹胀痛10余年。常伴烧心,多在餐后约1小时发作,约1~2小时可自行缓解。秋冬及冬春季症状明显。胃镜下黏膜活检组织Worthin-Starry银染色阳性,提示细菌感染。这种致病菌的特点不包括()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中年女性患者,上腹胀痛10余年(提示上腹痛为主要表现,慢性过程),常伴烧心,且多在餐后约1小时发作(餐后痛),秋冬及冬春季症状明显(周期性发作且有季节性),考虑诊断为胃溃疡。胃镜下黏膜活检组织Worthin-Starty银染色阳性,提示该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八版医学微生物学P129)(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该菌可产生尿素酶,尿素酶试验阳性(A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1种铋剂+2种抗生素(B对),疗程7~14天。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营养要求高,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液,如5%~10%羊血或马血(C对),培养3~7日可见针尖大小的菌落(八版医学微生物学P130)(E对)。
中年女性患者,上腹胀痛10余年(提示上腹痛为主要表现,慢性过程),常伴烧心,且多在餐后约1小时发作(餐后痛),秋冬及冬春季症状明显(周期性发作且有季节性),考虑诊断为胃溃疡。胃镜下黏膜活检组织Worthin-Starty银染色阳性,提示该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革兰染色阴性(八版医学微生物学P129)(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该菌可产生尿素酶,尿素酶试验阳性(A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方法为三联疗法:1种质子泵抑制剂或1种铋剂+2种抗生素(B对),疗程7~14天。幽门螺杆菌的生长营养要求高,培养时需加入动物血清或血液,如5%~10%羊血或马血(C对),培养3~7日可见针尖大小的菌落(八版医学微生物学P130)(E对)。
考点:第四篇第二章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不包括()
- 2.(单选题)具有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作用的药物是()
- 3.(单选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 4.(单选题)女,25岁。上腹痛、腹胀4个月,3周前上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未见异常。口服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1周后上腹痛缓解,仍觉餐后上腹胀。目前最适宜的治疗药物是()
- 5.(单选题)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最可靠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