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女,38岁,人工流产术后2年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需服用止痛药物,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屈,如妊娠50天大小,呈球状,质硬,活动受限。B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局部有短线状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该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子宫腺肌病主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妇检:子宫后倾屈,增大呈球状,质硬,活动受限(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B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局部有短线状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腺肌病(D对)。盆腔结核(P265)(A错)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子宫内膜炎(P261)(B错)、慢性盆腔炎(P261)(C错)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均无进行性痛经、子宫增大等症状。子宫肌瘤(P311)(E错)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增大,无进行性痛经。
该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子宫腺肌病主要症状是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和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妇检:子宫后倾屈,增大呈球状,质硬,活动受限(妇科检查子宫均匀增大或局限性隆起、质硬且有压痛)。B超检查示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局部有短线状增强,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腺肌病(D对)。盆腔结核(P265)(A错)表现为不孕、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子宫内膜炎(P261)(B错)、慢性盆腔炎(P261)(C错)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均无进行性痛经、子宫增大等症状。子宫肌瘤(P311)(E错)表现为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子宫增大,无进行性痛经。
考点:第二十五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
- 2.(单选题)28岁,未孕。继发性痛经5年,宫右后方7cm囊肿,按压有压痛。最佳的治疗方法是()
- 3.(单选题)女,35岁。痛经进行性加重8年,婚后4年未孕。查体:子宫后位,大小正常,子宫左后方可触及大小约6cm的囊性包块,张力比较大,触痛,子宫右后方触及类似包块,大小约5cm。血CA125:65U/ml,抗子
- 4.(单选题)25岁,未婚,妇科检查发现右侧附件区4cm囊性包块,活动好。血清CA125 20U/ml,B型超声为单房囊性肿物,此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女,41岁。近一年来,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伴进行性痛经,且逐渐加重。体检示子宫质硬而有压痛。MRI示子宫均匀性增大。最有可能的诊断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