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文段首先提出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评估,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控制,随后详细解释了原因,接下来通过“而”强调科考站才是更难处理的问题,并且指出已经造成新威胁。所以文段重在强调科考站对于南极的不良影响,对应D 项。
A 项:“南极生态环境评估”是首句中的内容,是围绕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这一话题的论述,非重点,排除。
B 项:“南极生态旅游”偏离文段中心,文段重在强调科考站,排除。
C 项:“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概念扩大,文段的表述为管理科考站,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首先提出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评估,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控制,随后详细解释了原因,接下来通过“而”强调科考站才是更难处理的问题,并且指出已经造成新威胁。所以文段重在强调科考站对于南极的不良影响,对应D 项。
A 项:“南极生态环境评估”是首句中的内容,是围绕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这一话题的论述,非重点,排除。
B 项:“南极生态旅游”偏离文段中心,文段重在强调科考站,排除。
C 项:“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概念扩大,文段的表述为管理科考站,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中心理解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在城镇化初、中期,美国奉行自由经济理论,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导致过度郊区化,造成城镇发展规划结构性失衡、城市无序扩张蔓延、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在城镇
- 2.(单选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51~55题。 技术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并且有着独特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是先驱阶段。技术的先决条件已经存在,梦想家们可能会考
- 3.(单选题)过去 20 年中,美国玉米年产量一直在全球产量的 40% 左右波动,2003~2004 年度占到 41.8%,玉米出口更曾占到世界粮食市场的 75%。美国《新能源法案》对玉米乙醇提炼的大规模补贴,使得
- 4.(单选题)诗人从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灵感,将语言剪裁成诗;知音的理解和回响,可以使诗的意象和隐藏其中的思想感情浮现出来。“天地一沙鸥”,“海上生明月”,“悠然见南山”,经由后人的吟诵品味,其意象更为深化;“巴山夜
- 5.(单选题)据报道,某卫视的亲子节目核心观众群女性观众占比近2/3。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晚上,年轻的母亲独自带着年幼的孩子,在家看电视上的“爸爸带孩子”,而年轻的爸爸也许还在加班、在应酬,也许只是待在卧室里打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