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西方现代文论的观点,即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无关。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这个原则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即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相反的。故文段可用逆向思维巧妙解题,中国的情况即为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有关。A 项通过一个“如”字体现了“文”与“人”的关系,表述正确。验证后文内容可知,文段先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家言行的重要性,再通过“因此”得出结论,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即文学作品与文学家有关系,故A 项当选。
B 项:“文以载道”指用文章来阐述道理,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C 项:“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只提到了“人”,没有提及“作品”,故不符文意,排除。
D 项:“诗以言志”指诗可以用来表达志向和决心,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首先说明西方现代文论的观点,即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无关。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这个原则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即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相反的。故文段可用逆向思维巧妙解题,中国的情况即为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有关。A 项通过一个“如”字体现了“文”与“人”的关系,表述正确。验证后文内容可知,文段先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家言行的重要性,再通过“因此”得出结论,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即文学作品与文学家有关系,故A 项当选。
B 项:“文以载道”指用文章来阐述道理,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C 项:“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只提到了“人”,没有提及“作品”,故不符文意,排除。
D 项:“诗以言志”指诗可以用来表达志向和决心,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心理解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是为了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辨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 2.(单选题)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被人体摄入后,一部分不吸收而被大肠细菌利用,最终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吸收,在几个小时当中逐渐缓慢转变成微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存在时间只有几分钟,然后转变成一氧化氮,发挥扩张血管的
- 3.(单选题)汉语西文字母词被汉语词典收录的历史已有100多年,收录字母词早已是汉语词典和工具书编纂的惯例和通行的做法。1903年出版的《新尔雅》在正文中收录了“X光线”一词,这是汉语词典首次收入字母词。在辞书史上
- 4.(单选题)长期以来,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处理处于相对垄断状态,随着社会转型加剧,社会治理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政府已无力也没有必要去处理诸多繁杂的社会性事务。这一局面的出现,迫切要求厘清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能处理的
- 5.(单选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