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西方现代文论认为,一部作品产生后就是独立的文本,和作者无关。然而这个原则却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很多是朝廷的官员或预备官员,至少是读书人,是文明的传承者,他们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文学承载着移风易俗的责任,因此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如汉代的扬雄写过赞美王莽的文章,因而被宋人看不起;严嵩的诗写得好,但是后世读的人少,诗集也少有刊刻——怎能让祸国殃民的罪人立言不朽呢!古人虽也说过“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的话,但仍坚持“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原则。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哪项符合传统上中国古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文段首先说明西方现代文论的观点,即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无关。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这个原则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即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相反的。故文段可用逆向思维巧妙解题,中国的情况即为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有关。A 项通过一个“如”字体现了“文”与“人”的关系,表述正确。验证后文内容可知,文段先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家言行的重要性,再通过“因此”得出结论,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即文学作品与文学家有关系,故A 项当选。
B 项:“文以载道”指用文章来阐述道理,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C 项:“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只提到了“人”,没有提及“作品”,故不符文意,排除。
D 项:“诗以言志”指诗可以用来表达志向和决心,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首先说明西方现代文论的观点,即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无关。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这个原则不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学,即中国与西方的观点是相反的。故文段可用逆向思维巧妙解题,中国的情况即为作品产生后与作者有关。A 项通过一个“如”字体现了“文”与“人”的关系,表述正确。验证后文内容可知,文段先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家言行的重要性,再通过“因此”得出结论,说明社会价值体系对文学家的人格有较高的要求,即文学作品与文学家有关系,故A 项当选。
B 项:“文以载道”指用文章来阐述道理,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C 项:“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只提到了“人”,没有提及“作品”,故不符文意,排除。
D 项:“诗以言志”指诗可以用来表达志向和决心,没有提及“人”,故不符文意,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考点:中心理解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通过遥感探测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从西风带吹来的浮尘,当它抵达华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势降低,风速下降以后浮尘便会往下与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细粒子个体
- 2.(单选题)木版年画曾是我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如今,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传统年画几乎已无迹可寻。这些改变,不仅使年节少了许多味道,也使木版年画的手工技艺面临生存的危机。如果其不能应世而变,
- 3.(单选题)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大致意思是要求学者能较好地掌握研读经典和撰写论文所需要的语言文字。这一点具有普适性,而对于研究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的学者来说尤其重要。没有扎实的古文字功底,不熟练掌握英语、梵
- 4.(单选题)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偏重的是一种影响力、一种精神性。一个城市的软实力是外界对这个城市吸引力、感染力的直觉反应和头脑印记,是市民对这座城市的认同与依恋,是城市管理者智慧与情怀的折射。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
- 5.(单选题)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15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