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下列机制所致的低氧血症中,通过氧疗最难纠正的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肺内分流(D对)是指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₂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此时通过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提高分流静脉血的血氧分压,故通过氧疗最难纠正的是肺内分流。弥散功能障碍(A错)是指O₂,CO₂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常以低氧血症为主,此时通过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肺泡通气量下降(B错)可使机体缺氧和CO₂潴留,此时吸入低浓度氧,可缓解机体的低氧血症。通气/血流比例失衡(C错)仅导致机体缺氧,而无CO₂潴留,通过氧疗也可以纠正机体的低氧血症。氧耗量增加(E错)在正常人中,可通过增加通气量来防止缺氧的发生,若伴有通气功能障碍,可发生低氧血症,此时通过氧疗也可以纠正机体的低氧血症。
肺内分流(D对)是指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₂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此时通过提高吸氧浓度并不能提高分流静脉血的血氧分压,故通过氧疗最难纠正的是肺内分流。弥散功能障碍(A错)是指O₂,CO₂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常以低氧血症为主,此时通过氧疗可纠正低氧血症。肺泡通气量下降(B错)可使机体缺氧和CO₂潴留,此时吸入低浓度氧,可缓解机体的低氧血症。通气/血流比例失衡(C错)仅导致机体缺氧,而无CO₂潴留,通过氧疗也可以纠正机体的低氧血症。氧耗量增加(E错)在正常人中,可通过增加通气量来防止缺氧的发生,若伴有通气功能障碍,可发生低氧血症,此时通过氧疗也可以纠正机体的低氧血症。
考点:第二篇第十五章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男,74岁。反复咳嗽,咳痰30年,一周前呼吸道感染入院,自觉胸闷,增加吸氧浓度,出现昏睡,原因为()
- 2.(单选题)男,16岁。溺水,经急救后送来急诊。查体:P120次/分,R32次/分,BP95/65mmHg,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双肺可闻及湿啰音。面罩吸氧后氧饱和度监测显示为85%。该患者应立即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3.(单选题)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4.(单选题)男性,71岁,吸烟患者,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年,胸闷,心悸2年,加重伴发热1周,昏睡3小时入院。查体:BP140/90mmHg,嗜睡状态,呼之能应,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紫绀,双肺可闻及干
- 5.(单选题)男,78岁,反复咳嗽、咳痰50年,心悸、气促10年,再发10天。吸烟40年,30支/日。查体:T36.0°C,P120次/分,R32次/分,BP135/80mmHg,SpO287%(吸氧)。桶状胸,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