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60岁女性患者,2个半月前有车祸头受伤史,当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伤后头痛,逐渐好转,近半个月又出现头痛,越来越重,头颅CT示右额颞顶低密度新月状影像,脑室中线受压移位根本治疗是()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老年女性患者,2个半月前头部外伤史,当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伤后头痛,好转后疼痛再次加重(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头颅CT示右额颞顶低密度新月状影像(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应诊断为右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根本治疗方法为钻孔冲洗引流术(D对):血肿较小者顶结节处钻一孔即可,较大者在额部再钻一孔,切开硬脑膜和血肿的壁层包膜,经骨孔置入导管于血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清亮为止。大多数患者经引流后可获得满意效果。冬眠物理降温(A错)、止血治疗(B错)、预防感染(C错)均为硬膜下血肿的辅助治疗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血肿清除术(E错)主要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老年女性患者,2个半月前头部外伤史,当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伤后头痛,好转后疼痛再次加重(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头颅CT示右额颞顶低密度新月状影像(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应诊断为右额颞顶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根本治疗方法为钻孔冲洗引流术(D对):血肿较小者顶结节处钻一孔即可,较大者在额部再钻一孔,切开硬脑膜和血肿的壁层包膜,经骨孔置入导管于血腔内,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流出液清亮为止。大多数患者经引流后可获得满意效果。冬眠物理降温(A错)、止血治疗(B错)、预防感染(C错)均为硬膜下血肿的辅助治疗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血肿清除术(E错)主要用于治疗病情较重的急性或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考点:第十八章颅脑损伤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性,35岁,35分钟前自汽车上跌下,左枕部着地,伤后昏迷未醒,枕部头皮挫伤,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弱,四肢强直,双下肢病理征阳性。在急诊室输20%甘露醇250ml后,左瞳孔缩小。进一步急救措施是()
- 2.(单选题)(106~108题共用题干)男,73岁。头痛、精神异常、左侧肢体无力5天,加重伴呕吐1天。3个月前有头部外伤史。查体:BP 106/95mmHg,神志淸楚,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左侧肢体肌力4级。最需要
- 3.(单选题)女,50岁。头部棍击伤,无昏迷史及意识障碍,无颅骨骨折,1个月后出现颅内高压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 4.(单选题)女,65岁,头部外伤后昏迷2小时。查体:中度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病理征(+)。头颅CT示右额颞部高密度新月形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5.(单选题)患者,男性,车祸伤及头部,伤后出现左侧鼻唇沟变浅,鼻出血,左耳听力下降,左外耳道流出淡血性液体。诊断首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