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男,2岁。面色苍白半年,易疲乏,精神不集中。时而烦躁、纳差,异食癖。査体:皮肤及唇口腔黏膜苍白,肝脾肋下2指。实验室检査:Hb86g/L,RBC3.0×10¹²/L,MCV65,MCHC0.25最可能诊断是()
答案解析
答案:C
解析:
患儿面色苍白,皮肤、唇、口腔黏膜苍白,呈贫血貌;肝脾肿大提示有代偿性髓外造血;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红蛋白低,MCV、MCHC均低于正常值,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多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对)。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为巨幼细胞贫血(P358)(AB错),MCV、MCHC大于正常值。再生障碍性贫血(D错)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MCV、MCHC均在正常范围内。生理性贫血(E错)多发生于出生后2~3月时,由于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下降引起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
患儿面色苍白,皮肤、唇、口腔黏膜苍白,呈贫血貌;肝脾肿大提示有代偿性髓外造血;实验室检查提示血红蛋白低,MCV、MCHC均低于正常值,提示为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多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对)。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贫血为巨幼细胞贫血(P358)(AB错),MCV、MCHC大于正常值。再生障碍性贫血(D错)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MCV、MCHC均在正常范围内。生理性贫血(E错)多发生于出生后2~3月时,由于婴儿生长迅速,循环血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下降引起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
考点: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女孩,5岁。患急性感染治疗1周,临床表现恢复正常,门诊医生需根据外周血象的变化作分析,该患儿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应约为()
- 2.(单选题)男,10个月。牛奶喂养,面色苍白2个月,烦躁,肝肋下2cm,脾肋下刚及。血象: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6×10¹²/L,网织红细胞0.01,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初步诊断是()
- 3.(单选题)10月女婴,因面色不好就医,查Hb110g/L。为了明确该婴是否有体内贮铁减少,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
- 4.(单选题)女,4个月。双胎之小,单纯母乳喂养,面色苍白,食欲减退2个月。查体:肤色苍白,肝肋下3.5厘米,脾肋下1.5厘米。血Hb80g/L,RBC3.3×10¹²/L,MCV60fl,MCH24pg,MCHC
- 5.(单选题)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正确预防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