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某小学,6月一次中午进食火腿、汉堡包、粥、煮鸡蛋、炒空心菜、萝卜干,4小时后部分同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个别有发热,体温38~40℃。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病因是()
答案解析
答案:A
解析:
沙门菌(A对)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2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平均为12~24小时。主要有三种表现类型,即胃肠型、伤寒型、败血症型。以胃肠型最为常见。前驱症状有寒战、头痛、头晕、恶心与痉挛性腹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全身酸痛或发热。每天腹泻可达7~8次。体温在38~40℃之间。副溶血性孤菌(B错)中毒多集中在海产品,与本题中病史不符。葡萄球菌肠毒素(C错)中毒一般不发烧。变形杆菌(D错)中毒临床症状更剧烈,多有脐周围部的剧烈绞痛或刀割样疼痛。黄曲霉毒素(E错)中毒以肝脏病变为主,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沙门菌(A对)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最短2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平均为12~24小时。主要有三种表现类型,即胃肠型、伤寒型、败血症型。以胃肠型最为常见。前驱症状有寒战、头痛、头晕、恶心与痉挛性腹痛,继之出现呕吐、腹泻、全身酸痛或发热。每天腹泻可达7~8次。体温在38~40℃之间。副溶血性孤菌(B错)中毒多集中在海产品,与本题中病史不符。葡萄球菌肠毒素(C错)中毒一般不发烧。变形杆菌(D错)中毒临床症状更剧烈,多有脐周围部的剧烈绞痛或刀割样疼痛。黄曲霉毒素(E错)中毒以肝脏病变为主,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考点:第十九章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南方某村,居民以玉米为主食。某年秋天突然有10余人出现发热、呕吐、厌食、黄疸,随后出现腹水、浮肿,因抢救及时未出现死亡病例。经医生诊断排除传染性肝炎,分析原因与居民主食玉米有关,该情况最可能是()
- 2.(单选题)确定食物中毒的可疑食物主要是根据()
- 3.(单选题)下列关于某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4.(单选题)某年夏季,某县中心小学47名学生相继出现剧烈呕吐、上腹部剧烈疼痛、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有低热。调查得知发病学生在当天上午均吃过学校供应的课间餐(外购的奶油蛋糕),未吃者不发病。患者发病的潜伏期最短为1
- 5.(单选题)在某工地食堂用餐后半小时左右,有多名工人口唇指甲和全身皮肤出现紫绀,并出现精神萎靡、头晕、头痛、乏力、心跳加速,有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烦燥不安、呼吸困难。其最大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