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丹毒的致病菌是()
答案解析
答案:B
解析:
丹毒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即β-溶血性链球菌(B对)。梭状芽胞杆菌(A错)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主要引起破伤风。金黄色葡萄球菌(C错)是疖和痈的主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D错)为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皮肤黏膜感染。表皮葡萄球菌(E错)也是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泌尿系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术后及植入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等。
丹毒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即β-溶血性链球菌(B对)。梭状芽胞杆菌(A错)可产生强烈的外毒素,主要引起破伤风。金黄色葡萄球菌(C错)是疖和痈的主要致病菌。白色念珠菌(D错)为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皮肤黏膜感染。表皮葡萄球菌(E错)也是机会致病菌,主要引起泌尿系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术后及植入医用器械引起的感染等。
考点:第十一章外科感染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伴发热,査体:右小腿皮肤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隆起,皮温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 2.(单选题)女,65岁。颈后部皮肤红肿7天,初起时为小片皮肤硬肿,约3cm×2cm;有多个脓点,随后皮肤肿胀范围增多,出现浸润性水肿,局部皮肤肿胀范围增大,出现浸润性水肿,局部疼痛加重。表面皮肢呈紫褐色,范围约6
- 3.(单选题)与体表化脓感染相关的肝脓肿的常见致病菌是()
- 4.(单选题)男,16岁,发热4天伴纳差2天急诊。检查:血压114/70mmHg,左脚拇趾甲沟部红肿破溃,血白细胞计数为20×10⁹/L,中性粒细胞为89%。左拇趾经切开引流处理后应给予()
- 5.(单选题)男,50岁。颈后肿痛5天,疼痛逐渐加重,伴畏寒、发热。有糖尿病史10年。查体:颈后红肿,范围约5cm,边界不清,中央多个脓点。若行切开引流术,下列错误的处理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