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要求
(单选题)中国古人将阴历月的大月定为30天,小月定为29天,一年有12个月,即354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多。怎么办呢?在19个阴历年里加7个闰月,就和19个阳历年的长度几乎相等。这个周期的发明巧妙地解决了阴阳历调和的难题,比希腊人梅冬的发明早了160年。 这段文字主要阐明的是( )。
答案解析
答案:D
解析:
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先提出一个问题:阴历比阳历少了11天。接着提出中国古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在19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第三句话通过和希腊人梅冬的对比肯定了中国古人的对调节阴阳历差异问题的贡献和智慧。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在强调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问题。
A选项中的“规律和作用”未涉及,排除。
B选项说法不当,文中只说中国古人比希腊人对难题的解决早很多,但并不代表我们中国就是当时的先进水平,排除。
C选项只是谈及问题本身,没体现出对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这是一道中心理解题。文段先提出一个问题:阴历比阳历少了11天。接着提出中国古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在19个阴历年里加7 个闰月。第三句话通过和希腊人梅冬的对比肯定了中国古人的对调节阴阳历差异问题的贡献和智慧。由此可知文段重点在强调中国古代如何解决阴阳历问题。
A选项中的“规律和作用”未涉及,排除。
B选项说法不当,文中只说中国古人比希腊人对难题的解决早很多,但并不代表我们中国就是当时的先进水平,排除。
C选项只是谈及问题本身,没体现出对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考点:中心理解题
相似试题
- 1.(单选题)随着全球肉类产量的进一步增加,畜牧业对全球温室效应的影响也会增长。目前畜牧业用地已经占到地球土地面积的 30%。作为牧业增长最为迅速的一个门类,畜牧业还会占用更多的土地用来生产饲料和放牧。在拉丁美洲,
- 2.(单选题)通过遥感探测发现,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期间,每2—3天在2公里以上的高空就有一股从西风带吹来的浮尘,当它抵达华北平原上空后,由于地势降低,风速下降以后浮尘便会往下与污染物相混合,遭遇水汽后细粒子个体
- 3.(单选题)纵观历史,所有的文明都深知教育的价值。实质上,每一种文明的巅峰状态都伴随着许多伟大学术中心的发展——古希腊、阿巴斯王朝崩峰时期的阿拉伯穆斯林,阿卡巴国王统治时期的印度和中国的唐朝时期都是如此。鉴于西方
- 4.(单选题)中国历代异常发达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早就无数次地告诫世人:权力的私有及日益专横,只能导致万民涂炭、王朝崩溃的惨祸。但是所有这些深痛剖析永远难以进入法律层面而成为制约统治权力的刚性力量,所以它们只能转而
- 5.(单选题)强调谋略和构想,是军事战略指导的题中之义,但这种构想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与力量手段相匹配。在中国革命战争初期,“城市中心论”和“农村包围城市”两条路线的命运之所以截然不同,就是因为前者机械照搬俄国十月